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住房是人类最基本的需求之一,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问题。而我国当今社会还大量存在着保障性住房数量与低收入人群住房需求不匹配、部分住房环境恶劣以及“夹心层”群众住房负担重问题,即“忧居”和“宜居”住房问题并存。实现住房问题的法治化解决成为我国法治建设中的一大问题。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在城市化进程中也曾出现过与我国相似的住房问题,多部住房法的颁布与实施帮助英国解决了不同时期的各种住房问题,助推其社会平稳发展。有鉴于此,我们有必要梳理英国住房法演变过程,总结其住房法的立法规律,探索其法治化解决不同住房问题的经验,为我国探索住房问题的法治化解决途径及住房法律制度的构建提供借鉴。本文拟采用历史分析法、规范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以议会立法为视角,重点探索英国住房法律制度的阶段划分,试图以此把握英国住房法治建设规律,进而提出对我国住房法治建设的启示。全文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重点分析英国住房法的创设。工业革命后,英国出现包括工人住房条件差、购房难与租房压力并存和“房荒”显现在内的住房问题。在1885年到1945年间,英国议会先后出台了17部单行住房法应对上述问题。住房法首先明确了实现工人有房住、改善居民住房环境和定位住房功能的立法目的。为实现上述目的,构建起包括住房建设制度、住房分配制度、住房补贴制度和住房管理制度在内的比较系统的住房法律制度体系。随着住房法的推行,工人住房条件得到改善,“房荒”问题基本缓解,政府干预住房问题解决的法治传统开始形成。第二部分重点分析英国住房法的发展。为应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引发的新一轮“房荒”和住房条件差强人意问题,从战争结束的1945年开始,英国议会先后颁布了7部住房单行新法。新法推动了英国住房法律制度的变革:法的目的由前期保障居民“有房住”转为让居民“住得好”;建房制度得到完善;建构起住房设施补贴制度;扩充了住房管理制度。至1979年,战争带来的“房荒”问题基本解决,社会居民住房条件得到改善。第三部分重点分析现代英国住房法。20世纪80年代以来,英国经济发展迟滞引发政府财政困难,公房建设迟缓问题明显。同时,社会住房欺诈行为频发,私营住房规模缩小,外来移民住房问题显现。为此,英国议会从1979年开始,先后出台12部住房单行法应对现代住房问题,推动英国住房法转向现代法。现代化的住房法目的被确定为促进住房市场化;保障外国移民住房;促进住房公平。现代化的住房制度被构建为多样化分配制度,购买权制度为主的公房退出制度;政府适度管理制度等。随着现代化住房制度的推进,英国政府财政负担减轻,实现了二元化住房路径的平衡,吸纳了优秀海外移民入英。第四部分研究英国住房法沿革的一般规律和当代启示。英国住房法沿革的基本规律包括:一事一立法的立法模式、立法重点的适时调整、重视制度的可操作性、配套制度的系统性以及政党住房政策的法律化。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借鉴英国住房法建设经验,本文提出,我国应尽快出台《住房法》作为整个住房法律体系的统领;完善住房法律体系;并细化住房保障法、棚户区改造法以及住房合作社法的法律制度,借助改革,推动住房法律制度现代化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