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从古至今,本土文化的传承是课程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教科书是其重要载体,教科书中文化内容的选取与编排影响着学生的价值理念。通过文献研究和文本分析发现,目前关于本土文化的研究多集中于人文类教科书(如语文、历史、政治等),鲜有研究关注理工类教科书中的本土文化要素。此外,目前大多为单一学科,同一时期教科书的文化内容研究,少有研究涉及统整课程教科书中文化理念的变迁研究。初中科学教科书蕴含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古至今,本土文化的传承是课程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教科书是其重要载体,教科书中文化内容的选取与编排影响着学生的价值理念。通过文献研究和文本分析发现,目前关于本土文化的研究多集中于人文类教科书(如语文、历史、政治等),鲜有研究关注理工类教科书中的本土文化要素。此外,目前大多为单一学科,同一时期教科书的文化内容研究,少有研究涉及统整课程教科书中文化理念的变迁研究。初中科学教科书蕴含了丰富的跨学科内容。因此,从“本土文化”着眼,对我国近现代不同版本的初中科学教科书进行系统化的分析比较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选取了我国近现代进程中20世纪30年代、20世纪70年代、21世纪三个时期的初中科学教科书作为研究对象。从构成要素、知识体系、呈现方式、价值倾向、教育功能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比较。结合数据统计和案例分析系统化地探讨了不同时期科学教科书中本土文化内容的异同点及特色。尝试分析初中科学教科书中本土文化元素与社会发展背景的关系。科学教科书中文化要素的选取是基于特定的社会背景,在不同的时期里,教科书都记录着生活,传承着时代的文化与思想。三个时期的科学教科书在构成要素、知识体系、内容建构等方面都存在着共性与差异。研究发现:(1)科学教科书中“本土文化”元素的运用趋于丰富。20世纪30年代最为关注与衣食住行、农业耕地等密切相关的“本土生活文化”,20世纪70年代呈现丰富的“本土习俗文化”,21世纪涉猎的文化内容更为多元。(2)不同时期科学教科书中“本土文化”涉及的知识体系分布不一。20世纪30年代较为欠缺与物理、化学相关的文化素材。20世纪70年代削弱了学科知识的系统性。21世纪学科分布较为均衡,凸显地理学科中的本土文化。(3)20世纪30年代和20世纪70年代基本以文字陈述展现本土文化,符号使用较为单调。21世纪教科书采用了多种叙述方式,包括述说、故事、提问等,常以图文结合展现内容。(4)20世纪30年代常以中立的视角展现本土文化,主要以简要概括的方式描绘社会生活。20世纪70年代呈现了态度倾向积极的时代文化。21世纪兼顾了本土文化的民族性和独特性。(5)20世纪30年代科学教科书中的本土文化以激励兴趣为主。20世纪70年代则以意识塑造为文化内容的重要功能。21世纪的科学教科书中同时关注到兴趣激励和意识引领。20世纪30年代的教科书中呈现了本土文化启蒙的样态,20世纪70年代展示了本土文化的时代色彩,21世纪凸显了本土文化的自信与革新。科学教科书中文化内容的变迁暗含着社会文化发展的走向。因此,科学教科书的编写不仅需要考虑文化要素与理论知识的融合,还需关注文化内容的时代性与多元化。
其他文献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对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提出新要求,十四五期间社会治理特别是基层治理水平明显提高。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制度,创新社会治理新格局已经成为新时代健全中国特色社会建设的战略要求。在众多城市社区治理难题中,停车难问题由来已久,成为社区矛盾的焦点问题,引起
改革开放以来,轰然打开的闸门下奔涌着形形色色的话语,众声喧哗、交相竞争的话语新格局也随之出场。在争持消长的话语竞逐中,改革话语以其独有的标识性、统摄性等特征脱颖而出,成为中国共产党最具典型性、最富时代性的政治话语。从根本上看,改革话语建构的语境、内容、特征、逻辑和价值共同组成复杂互动的特定“系统”,既顺应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运动变化,又回应“中国往何处去”的时代母题,在中国话语的立体图景中占据“高势
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是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尖端科技领域已成为各国争相进入的“角斗场”。集成电路(Integrated Circuit,IC)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有利于我国参与全球高端价值链竞争。产学研协同作为硅谷模式的典型代表,是激发创新活力、促进成果转化的有效模式。长三角作为我国集成电路发展高地,如何发挥产学研协同势能攻坚“卡脖子”科技是一项重要的战略性议题。产学研主体在知识、技术层面协同形成的
会议产业是国际化的指标,亚洲城市的国际会议产业发展虽然起步较晚,但因其能带来可观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所以广受多方重视,逐渐成为亚洲各大城市争相发展的产业,然而,如何利用科学合理的研究方法来评价各个国际会议举办地城市之间的国际会议产业竞争力,是现阶段需要解决的议题。除了已经成为国内外学者热衷研究的日韩、新加坡和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在众多亚洲城市当中,还有两岸地区城市的国际会议产业值得进一步探讨。台湾
随着经济的快速腾飞与城市化的发展,社会对邻避设施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强。由于邻避设施的负外部性等特征引发了一系列的邻避运动,使地方政府陷入邻避治理困境。欧美等国家治理邻避运动的实践经验表明,加强风险沟通是有效化解邻避冲突的关键。在风险沟通中,核心要素是关于风险信息的传递。然而,目前风险沟通面临的最大阻碍就是政府发布的风险信息与公众理解存在偏差,从而导致公众感知的风险不合理,最终引发邻避冲突。的确,在风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当前我们正处于全面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发展阶段,要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基层公务员作为改革的直接执行者和公共服务的实际提供者,能否在新时代之下担当作为十分重要。在中国环境下,基层公务员的行为很大程度上受到领导干部的影响。悖论式领导风格吸收中国阴阳哲学管理智慧,对于激励下属主动担责十分有效。因此,本研究聚焦于中国公共部门环境下悖论式领导对基层公务员的主动担责行为的影响,
改革开放后,少数民族人口的迁移流动开始活跃起来,且成为流动人口大军中的一股不容忽视的力量。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大多来自于民族地区和社会经济发展较落后地区,由于受到民族习俗、文化因素、受教育程度等诸多因素地影响,在流入地面临众多困难。当前提倡全民医保的情况下,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他们的医疗保险参保状况如何?哪些因素对其参加医疗保险产生了影响等,都是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本文运用两年段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
2019年年底突发的新冠疫情对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提出了很大的挑战。在疫情的影响下我国的失业问题又变得尖锐起来。失业保险作为能有效解决失业问题的手段,在此次疫情中也暴露了一系列的问题,因此对失业保险制度进行改革的呼声也越来越高。我国的失业保险制度建立时间不长,当下实行的是中央领导下的属地化管理,地区之间的失业保险制度实施情况有所差异,因此研究地方失业保险制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上海作为经济发展程度
我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自实施以来,极大满足了困难群体的生存需要,近年来农村低保的保障范围和待遇标准也在不断扩充。然而,农村低保中存在的目标瞄准偏差问题,阻碍了“应保尽保”目标的实现。对此,学界从技术视角和制度视角进行了解释,但这两种视角忽略了政策对象对政策的感受、认知及受该感受与认知支配下的行为可能对政策的影响,即所谓的“文化视角”。故而,无法从根本上解释:为何在政策设计与技术设计成熟的地方,“
21世纪以来,世界各国都在广泛推进STEM教育。在科学发展和教育改革共同进行下的中国,STEM课程的建设刻不容缓。在我国现行的课程体系下,校本课程是学校开展STEM课程的重要渠道。然而我国学者对于STEM课程的研究多以分析国外课例、政策为主,教学模式的本土化研究仍有待于提高。基于此,本研究对美国和谐公立学校首创的STEM-SOS模式(STEM Students on the Stage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