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体育教学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如何贯彻“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教育指导思想,增强学生体质,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理念,已成为高校体育工作者们深入研究的方向。排球运动是我国主要开展的体育运动项目之一,我国大多数高校都开设有排球选修课,但由于排球技术的特点,而导致教学过程枯燥乏味,加之传统教学模式单一、缺乏创新性,容易使学生产生疲劳,降低学生学习的兴趣,使高校排球课的开展并不是很顺利。本研究针对教学的重难点及阶段教学目标任务,遵循运动技能形成的规律,以趣味性的原则和思路设计练习方法,使学生在趣味、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掌握排球基本技术。并通过实验对比法、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以及数理统计法,以商丘师范学院2013级排球选修班的两个班为实验对象,按照实验对比的方法,分别对实验班和对照班运用兴趣教学模式和传统的教学方法手段进行教学,从实验对比结果中验证兴趣教学模式的可行性、科学性和有效性,为后续的实验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同时对提高学生的身体机能和掌握运动技术也有着很好的促进作用,对改革传统校园排球课教学现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实用价值。通过实验结果的对比分析和讨论得出以下结论:1、兴趣教学模式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较,兴趣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但短时间内没有显著性的差异。2、兴趣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对技术动作的掌握。通过兴趣教学模式的运用,实验班在基本技术水平变化上和对照班表现出了显著性差异,实验班学生的排球技术得到了提高。3、兴趣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设计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动机。通过兴趣教学模式的运用,实验班在学习兴趣上和对照班表现出了显著性差异,提高了学生参与排球运动的兴趣。4、兴趣教学模式中趣味性练习方法的设计符合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学生们也都很认可这种教学手段,因此非常有必要在高校中推广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