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住房公积金制度是住房金融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方面,但自2013年以来,大部分学者认为住房公积金使用效率低下,未实现其建立的初衷,甚至加大了收入分配不公。结合国家“去库存”的方针政策,2015年和2016年住建部多次下文,要求提高住房公积金的资金使用效率,减少结余资金。基于此种形势,湘潭市为提高住房公积金的使用效率多次调整了政策。但政策调整后,湘潭市住房公积金使用效率是否达到预期目标尚未可知。本文结合湘潭市住房公积金管理情况和业务数据,研究了湘潭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4次调整政策后的资金使用效率变化情况,并提出了进一步提高住房公积金使用效率的建议,对促进管理中心合理配置资金,加强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具有参考意义。本文首先介绍了住房公积金的定义、特性,详细阐述了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形成与发展,归纳总结了影响住房公积金使用效率的因素,构建了评价住房公积金使用效率的指标体系。然后,结合2011-2016年湘潭市住房公积金业务数据,采用实证分析法,对其投入类指标(缴存类)和产出类指标(提取类、贷款类、国债类和增值收益)进行系统分析。基于投入产出角度下的资金使用效率理论,通过熵值法确定2011-2016年湘潭市住房公积金使用效率评价体系中各项指标的评分,采用综合评价法根据评分对资金使用效率做出综合评价。最后总结到,投入类指标平稳增长;产出类指标在2011-2014年稳定增长,但2015年后急剧增长,特别是其中的贷款类指标在2015年后大幅度增长,产出类指标中的提取类指标与投入类指标中的缴存指标增幅相当,国债指标处于不断下降状态,增值收益在2011-2015年平稳增长后在2016年大幅度下降,证实了管理中心的4次政策调整对资金使用效率的提高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仍有待进一步提高。基于评价结果提出了加大归集扩面力度、完善贷款政策、对存款利息实行阶梯化、提高服务效率等建议,以期进一步提高湘潭市住房公积金使用效率,充分利用归集的资金,合理分配资金的使用,惠及更多的住房公积金缴存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