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南黄海盆地位于我国与韩国之间的陆架区上,是我国近海海域含油气盆地之一。在大地构造位置上,南黄海盆地是下扬子地块的主体。南黄海盆地是在前震旦系变质岩基底上,由海相中、古生界和陆相中、新生界多期沉积叠合而成的叠合型盆地。由于南黄海前第三系调查与勘探以及研究程度依然很低,目标层的有效资料少,地质结构特征不清、地质演化历史不明,油气远景难以预测。将该区列为我国目前油气资源战略选区与评价的首批研究目标,是集中研究南黄海及其邻区基础地质、油气地质问题和开拓海域油气资源新区最有效和最现实的途径,也是带动我国北方前第三系油气勘探新领域油气勘探的有效途径之一。开展南黄海前第三系油气前景研究工作,这对于在我国寻找新的后备能源基地,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由于本区的特殊地理位置,随着《联合国海洋公约》在我国正式生效实施,为了维护我国的海洋权益以及海洋资源开发,深入开展南黄海盆地地震地层研究,查明该区新构造特征和类型、成因和分布规律等问题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根据近几年采集、处理的地震剖面,通过与陆上苏北盆地的对比,结合区域地层发育情况和分布规律,对南黄海盆地进行地震-地质层位的标定及地层地质属性分析,建立地层层序格架,研究其地层分布规律及构造演化特征。依据地震剖面反射结构及其特征,在南黄海盆地共对比解释了T2、T7、T8、T9、T10、T11、T12和Tg等八个特征波。结合区域地层及构造运动特征,依据地震层序划分原则,将南黄海盆地从上至下划分为I、II、III、IV、V、VI、VII、VIII、IX等九个地震层序。通过对区域地震剖面的综合研究,从建造和改造两个方面入手,初步将南黄海海相层划分为五个二级构造单元,由北往南依次为千里岩推覆带、烟台逆冲带、崂山断隆带、青岛断坳带和勿南沙隆褶带。南黄海海相层发育NEE、NE-NNE、近EW、近SN和NW向五组断裂系统,以NE向、近EW向为主。具有逆断层、正断层、反转断层、逆掩推覆断层四种构造性质。南黄海海相层发育有逆掩推覆、反转构造、潜山与披覆构造及逆牵引背斜四种构造样式。南黄海陆相中、新生界盆地可划分出烟台坳陷、崂山隆起、青岛坳陷、勿南沙隆起四个二级构造单元;发育NE、NW和近EW向三组断裂系统。凹陷内具有正断层、逆断层和反转断层等三类构造性质及以张性断块、正断层组合等伸展构造为主的五种构造组合。南黄海盆地是构造演化经历了六个主要发展阶段:包括震旦系-中奥陶统板块扩张发展阶段、晚奥陶统-志留系板块汇聚发展阶段、中泥盆统-中三叠统稳定台地发展阶段、晚三叠统-早白垩统陆内挤压隆升发展阶段、晚白垩统-古近系陆内断陷发展阶段、古近系-第四系陆内坳陷盆地发展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