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通过对先导化合物苍耳亭的结构进行改造合成,得到10个酯类和18个酰胺类单体化合物,利用现代波谱技术对化合物的化学结构分别进行了鉴定,得到了化合物的氢谱、碳谱和质谱等数据。室内对28种修饰化合物对供试生物进行活性测定,分析了化合物结构和活性之间的构效关系,为开发植物源杀菌剂苍耳亭的结构改造奠定了基础。研究结果如下:1.从苍耳素提取物中分离的单体化合物通过1H NMR谱和13C NMR谱,结合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和核磁共振谱图共同确定苍耳亭结构。确定单体化合物的分子式为:C15H18O3,不饱和度为7。测定其熔点mp114℃。通过波谱数据,物理性质以及与标准品对照等方法确定得到的物质为苍耳亭。2.为了提高苍耳亭的生物活性和稳定性,对苍耳亭化学结构中的酮羰基进行改造。将苍耳亭的酮羰基还原成羟基,再在缩合剂的作用下,用新得到的羟基与各类常见的有机酸的羧基发生酯化反应,生成10种酯类;苍耳亭的酮羰基与酰肼类化合物起反应,将酰肼基团引入苍耳亭的结构中,形成18种酰肼化合物。依靠现代波谱技术对所合成的化合物的化学结构分别进行了鉴定,得到了酯类和酰胺类物质的氢谱、碳谱和质谱等数据。对其谱图进行分析研究最终确定了其结构,经过查阅文献得知都为新化合物。其中,有很多化合物得到手性异构体,也有一些化合物达到了培养单晶的纯度。3.采用以辣椒丝核(Rhizoctonia solani)、番茄早疫病菌(Alternaric solani(Elliset Martin)Jones et Grout)、葡萄灰霉(Botrytis cinerea Per-soon)、黄瓜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ium Schl.)、番茄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 Pers.)、二斑叶螨和粘虫等为供生物,对苍耳亭10种酯类和18种酰胺类化合物进行生物活性测定。结果表明:苍耳亭10种酯类修饰物对辣椒丝核菌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随着浓度的增高,其抑制率增高。尤其是b6、b3和b7当浓度为40μg/ml时,处理72h对辣椒丝核菌的菌丝生长抑制率分别为96.86%、94.81%和93.96%,120h抑制率分别为87.68%、86.47%和84.12%,168h时抑制率分别为84.43%、83.86%和82.19%,均高于同时间下苍耳亭对辣椒丝核菌的抑菌率。苍耳亭的酯类修饰物b6对番茄早疫病菌、葡萄灰霉菌、黄瓜枯萎病菌和番茄灰霉病菌有很高的毒力,EC50值分别为20.3643μg/ml、35.6683μg/ml、44.5922μg/ml和43.0342μg/ml。;b3对四种供试菌EC50值分别为32.6986μg/ml、54.0782μg/ml、58.1819μg/ml和51.4435μg/ml;b7对四种供试菌EC50值分别为21.9467μg/ml、45.7983μg/ml、53.7410μg/ml和42.8470μg/ml;苍耳亭18酰胺类化合物对二斑叶螨和粘虫的生物活性表明:C7、C5和C14不仅对二斑叶螨雌成螨有很好的生物活性,对粘虫还有良好触杀、胃毒和拒食作用。本实验为新型植物源杀菌剂先导化合物苍耳亭的开发奠定了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