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衡计分卡在企业社会责任评价体系中的应用研究——以西宁特钢股份有限公司为例

来源 :青海民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yi_wenzh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各种社会问题也越来越突出,企业社会责任方面的问题也开始受到我国相关政府部门、企业和社会大众的关注,而对于企业应当履行的社会责任,相关政府部门和社会公众也要求企业切实履行并通过各种方式来督促,企业社会责任评价体系也就应运而生,并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我国正积极推进和谐社会的建设,因此企业积极推行社会责任有利于树立良好的声誉。人类对生态环境的大规模的不计后果的开发利用不仅极大地危害了企业的健康发展,与可持续发展背道而驰,而且制约了经济发展与和谐社会的建设。因此构建一套合理的社会责任评价体系尤为重要,更好的运用它并以此来提升企业价值,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当前,我国对企业社会责任评价的研究尚不成熟,评价标准也未统一,理论界还没有达成共识,因此,论文借助于平衡计分卡这一战略工具,把企业社会责任评价指标镶嵌入财务、客户、内部流程和学习与成长四个维度中,试图构建适合于企业长远发展的社会责任评价体系。  论文主要采用了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以管理学、财务管理等理论为基础,从利益相关者角度,围绕股东(投资者)、债权人、税务部门、消费者、商业伙伴、经营者、员工、自然环境、政府、社区和社会团体等十一个方面建立社会责任评价指标,把这些指标修正后嵌入平衡计分卡模型中,提出构建基于平衡计分卡的企业社会责任评价体系。通过案例的方式将其构建的评价体系指标进行应用,验证其实用性。论文将已构建的社会责任指标评价体系应用于西宁特殊钢股份有限公司,检验其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这一评价体系不仅可以用来评价企业的社会责任履行情况,还能使企业在经营和运作过程中根据自身需要不断调整自己的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方式,并评价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的效果,为企业的长期发展做出应有的努力。
其他文献
我国非农就业人口超过农村总劳动力人口的一半,但全国农村土地流转规模比例仅仅约为为10%。非农转移规模和土地流转规模之间的巨大差异,可能造成土地资源的低效、闲置和浪费,影响
20世纪20年代,近代中国古代音乐史开始书写,涌现出许多优秀的著作,而真正具有学术转型意义的著作是王光祈于20世纪30年代在德国写作的 《中国音乐史》,该书主要是在比较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