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读者阅读时一次注视能够有效注意的范围称为阅读知觉广度,是阅读认知加工领域的重要基本问题。阅读知觉广度并不是一个定量,而是受其它因素影响,具有可变性。阅读知觉广度的实质反映的是阅读过程中的注意分配问题。关于阅读中的注意分配主要存在两大对立理论:序列性注意转移理论和注意梯度指导理论。为了验证上述基于英文研究的理论对于汉语阅读的适用性,本研究进行了两个实验,通过眼动随动技术测量了在不同知觉难度条件下的中文句子的阅读知觉广度,通过阅读知觉广度的变化趋势来验证注意分布理论。实验一采用3字体(楷书、行书、草书)×3词长(单字词句、双字词句、混合句)×6窗口(Normal、L0R3、L1R3、L2R3、L2R2、L2R1)的混合实验设计,其中字体为被试间变量,因变量为阅读时间、平均注视时间、向右眼跳幅度和注视次数等眼动指标。实验一结果显示:楷书单字词句和双字词句的阅读知觉广度为L1R3;行书单字词句的阅读知觉广度为L2R3,行书双字词句的阅读知觉广度大于L2R3;草书单字词句的阅读知觉广度为L1R3,草书双字词句的阅读知觉广度大于L2R3;混合句在各种字体上的阅读知觉广度均大于L2R3。阅读知觉广度受知觉难度影响。在楷书条件下,词长不会影响阅读知觉广度,读者的注意依照“字”进行分布,但在较高知觉难度条件下,词长影响阅读知觉广度,读者的注意分布并非简单地按照“字”进行分布,这可能是因为在自下而上信息提取较为困难时,不同词长句子所提供的自上而下信息不同。为进一步验证实验一的结论,实验二改变知觉难度的控制方式,采用对文本句子进行模糊化处理的方式进行操控。实验设计为2模糊程度(模糊、正常)×3词长(单字词句、双字词句、混合句)×6窗口(Normal、L0R3、L1R3、L2R3、L2R2、L2R1)的混合实验设计,其中模糊程度为被试间变量,因变量同实验一。实验二结果显示:正常单字词句和双字词句的阅读知觉广度为L1R2,混合句阅读知觉广度为L1R3;模糊文本在各个词长上的阅读知觉广度均大于L2R3。阅读知觉广度受知觉难度影响,随着知觉难度的增加,阅读知觉广度有逐渐增大的趋势。在正常文本下,词长不会影响阅读知觉广度,读者的注意依照“字”进行分布,在模糊文本条件下,词长对阅读知觉广度产生影响,这同实验一结果一致。。综合两个实验可以得出结论:(1)阅读知觉广度受知觉难度影响,其具体影响方式受到难度水平和词长信息的调节。中文读者在阅读过程中的注意分配是可以根据文本难度进行灵活调节的。(2)中文阅读中的词长信息具有重要作用,在正常文本下阅读的影响与英文词长对阅读的影响类似,而在较难的知觉条件下则表现出相反的趋势。(3)在正常文本下,词长不会影响阅读知觉广度,读者的注意依照“字”进行分布,在知觉难度增加条件下,词长会影响阅读知觉广度,注意分布单元更为复杂。。(4)知觉难度对阅读过程的影响受到了词长信息的调节,即自下而上信息对阅读过程的影响受到自上而下信息的调节,中文阅读过程更符合交互作用模型的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