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波段雷达前端技术研究

来源 :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yangzhaods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提出之后,全面推进各领域的军民融合成为未来发展的大趋势。因此雷达技术作为传统的军事技术在民用领域也将得到大力发展。本文主要目的是研制一款适用于近程探测场合下的K波段雷达前端,主要研究重点在于雷达前端低成本、小型化、低功耗和高集成度的实现,使之能满足当下民用领域车载雷达,无人机避障系统以及人工智能等诸方面的迫切需求。本文介绍了雷达前端的基本理论并分析了不同体制的雷达工作特点,结合近程雷达的运用需求特点相应的采用了基于线性调频连续波(LFMCW)雷达的工作体制,并规划了前端系统的总体实现方案。为了实现前端系统对成本和功耗的要求,系统中有源电路的设计均采用低成本和低功耗的FET管研制实现。为实现前端电路的小型集成化,本文采用多层电路通过垂直的层间互连的方案实现。对于本文利用FET管研制的有源电路,首先是对谐波压控振荡器电路和基于锁相技术的VCO线性化电路的研制,谐波VCO的基波输出频率11.9~12GHz,基波为PLL线性化校准电路中的PLL反馈输入信号,谐波频率23.8~24GHz为雷达系统中VCO的输出频率。由于自由振荡VCO的线性度较差影响LFMCW雷达的性能,因此本文研制了基于PLL技术的线性化校准系统。其次是K波段放大器和有源混频电路研制,放大器采用两级级联的方式满足系统增益高达21dB的需求。有源混频器采用漏极混频的方式实现射频与本振的高度隔离,并在系统可提供的最大本振功率下产生1dB的变频增益。对于系统中无源电路的研制,主要包括滤波器、耦合器、层间互连结构以及微带阵列天线。本文重点介绍微带阵列天线以及层间互连结构的研制,收发天线分别采用32(8×4)和48(8×6)阵列单元实现高达20dB的增益,也分别实现了接收天线宽接收范围和发射天线高分辨率的要求。最终完成了单元电路的研制后进行了前端系统集成,系统集成主要包括射频电路集成,微带阵列天线与射频电路层间的垂直互连集成,以及射频部分与电源和信号处理部分的空间结构集成设计,集成后的收发链路分别通过了测试实验。在上述设计思路上,最后又巧妙的采用了基于自振混频与锁相技术相结合的电路设计方法,以及器件层间填埋的结构设计思想。进一步提升雷达前端系统的低成本,低功耗和小型集成化设计理念,最终通过实验验证了此方案的可行性。
其他文献
刘振国是一位特殊的回族人,曾任东北抗联第四军第四师师长。他的人生经历包含着中国整体历史变迁的印迹,这在他的个人亲笔遗稿中得以体现。对刘振国人生经历的历史叙述,是诠
临床上手术室使用的病人接送车要求有效地避免交叉感染,同时在安全可靠的条件下省时省力.国内一般采用铺置浸有消毒液的地毯对接触污染区域的车轮进行消毒,避免交叉感染.
江西省赣州市是一个农业大市,农产品资源丰富,自打响现代农业攻坚战以来,各地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将农业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逐渐形成了以蔬菜、脐橙
管理人才的梯队建设是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石,人才的梯队建设对于国有企业培养未来的领导班子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具体分析了人才梯队建设在实践中的重点注意事项。
为解决输液患者在担架运送过程中,需要托举输液瓶的不便,我们自行研制了一种在担架上设置的输液装置.经临床应用,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为实现绿色低碳发展,某油田从全产业链综合考虑,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分析举升和注水系统能耗影响因素、升级改造集输系统、攻关储备CO 2驱油技术和H 2S治理技术,实现全方位降
为了避免异体输血产生的诸多并发症,自身输血正逐渐地受到临床医生的广泛重视[1].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acutenormovolemic hemodilution,ANH)是自身输血的一种方式.我科从1999
作者介绍了1998年11例心脏手术后心搏骤停实施心肺脑复苏(CPCR)患者的病例资料,复苏成功与康复出院率为64%。作者通过对CPCR患者的病情、心脏骤停诱因、心脏手术后CPCR特点等进
小学语文作为开展基础教育的重要学科,通过制定有效的教学策略能够大幅度的提高小学语文的教学效率。在此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应深刻解读新课程,灵活运用新兴教学方法,还应鼓励
颅内动脉瘤的危险性在于动脉瘤破裂发生急剧的颅内出血,而动脉瘤破裂后再出血患者死亡率极高。参阅近10年的文献,概括总结了颅内动脉瘤破裂患者的护理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