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以人肝细胞癌HepG2细胞为实验对象,通过探讨V-ATPase抑制剂(P1-230)对肿瘤细胞增殖、生长和凋亡的影响,并通过对细胞周期、线粒体膜电位和cleaved-caspase-3的检测初步探讨抗癌的可能机制;同时以正常肝细胞株L02为对照,评价(P1-230)的毒性作用。本研究意在为以肿瘤细胞pH调节机制为靶点的抗癌策略提供新的证据,为(P1-230)抗癌的临床应用提供实验证据。方法:选择肝细胞癌细胞株HepG2和人正常肝脏细胞株L02,分别进行细胞同步化处理后,用细MTT法、细胞集落形成实验和细胞存活率分析仪对细胞计数法来检测PI-230对细胞生长、增殖的影响,且用流式细胞仪来检测细胞DNA周期。运用流式细胞仪测AnnexinV-FITC/PI检测细胞早期凋亡率和Tunel法测晚期细胞凋亡率,用Western-Blot技术测caspase-3蛋白的表达和用流式细胞仪测线粒体膜电位电位。结果:①相对对照组,PI-230作用24h后分别对HepG2和L02细胞80μM组存活率没有明显影响(均p>0.05),而对160μM、320μM和640μM组存活率均降低,(均p<0.05),且随浓度的增加存活率降低。②与对照组相比,PI-230作用14天后对HepG2细胞10μM、20μM、40μM、80μM和120μM组集落形成数和形成率均减少(均p<0.05),且随浓度增加集落形成数下降,120μM组基本没有集落形成;对L02细胞10μM和20μM组集落形成数均没有显著影响(p>0.05),而对40μM、80μM和120μM组集落形成减少(均P<0.05),且随浓度增加集落形成数下降,120μM组基本没有集落形成。③PI-230分别作用1天、2天、3天、4天、5天和7天后,与对照组相比,对HepG2细胞作用1天、2天、3天、4天、5天和7天后,对40μM、80μM和120μM组细胞数均有明显影响(均p<0.05),且随时间和浓度增加,差异越显著,且对细胞倍增时间有影响即随浓度增加倍增时间呈递增关系,而对L02细胞40μM组细胞数没有显著差异(p<0.05),而对80μM和120μM组均有显著影响(均p<0.05),即细胞数随浓度增加显著降低,且随时间增加影响越来越显著,同时对细胞倍增时间有影响即随浓度增加倍增时间呈递增关系。④PI-230作用48h后,相对对照组对人肝癌细胞40μM组细胞抑制率没有明显差异(p>0.05),而80、120、160和200μM组均有明显差异(均p<0.05),且随剂量增加而增大;对L02,相对正常对照组,40、80μM组均无明显差异,而对120μM、160μM、200μM组均有显著差异(均p<0.05)。⑤PI-230作用48h后,对HepG2细胞相对对照组,120μM、160μM和200μM组处于G0/G1期细胞百分比和PI值均明显增加(均p<0.05),而对L02细胞均没有明显改变(p>0.05)。⑥PI-230作用24h后,与对照组相比,对HepG2细胞80μM组其早期凋亡率没有明显影响(p>0.05),而对120μM、160μM和200μM组均有明显影响(均p<0.05),但与药物浓度没有明显的剂量关系;对L02细胞80μM、120μM和160μM组没有明显影响(均p>0.05),而对200μM组有明显影响,存在显著差异(p<0.05)。⑦与对照组相比,PI-230作用48h后,对HepG2细胞晚期凋亡率有影响,使120gM、160μM和200gM组凋亡率增加。⑧PI-230作用48h后,分别测得HepG2细胞200μM组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相对对照组增加p<0.05),而L02细胞200μM组处理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未显著增加p>0.05)。⑨与正常组相比,PI-230作用48h后,对HepG2和L02细胞160gM和200μM组线高粒体电位膜电位和低线粒体膜电位均存在显著差异(均p<0.05)结论:(1)V-ATPase抑制剂(PI-230)具有抑制人肝癌细胞增殖和诱导凋亡的作用,作抗癌药开发具有潜在的价值。(2)V-ATPase抑制剂(PI-230)具有一定的细胞周期特异性毒性,通过耗散线粒体膜电位和caspase途径介导的凋亡是其诱导HepG2凋亡的重要机制。(3)V-ATPase抑制剂(PI-230)的抗癌细胞毒性具有一定的细胞选择性和敏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