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化与产业规模化发展使得我国现代化社会进程中对土地的需求量不断攀升。在全国各地积极开展土地征收工作的同时,基于土地产生的一系列社会问题正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农民作为农村集体土地的直接使用者,土地对于他们的意义非比寻常,不管在物质还是情感上都很难割舍。由于我国征地补偿相关制度不完善和操作不规范,当事双方信息交流渠道单一、信息地位不对等等原因,政府与农民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是征地补偿中非常普遍的现象,它几乎贯穿征地补偿的全过程,是导致农民对政府公信力与征地满意度评价普遍偏低的一个潜在而又重要的原因。对其在征地补偿中的效用进行研究,不仅可以拓宽相关理论的应用层面,还将对规范土地征收与补偿操作,维护农民在征地补偿中的合法权益,提高农民征地补偿公平感知和满意度发挥一定的指导作用。本文主旨意在通过将信息不对称控制在比较合理和相对公开透明的水平,维护农民知情权的前提下,提高农民在征地补偿中的参与程度和监督力度,当农民在参与和监督的过程中能够清晰的知晓和运用自己的权益时,农民的公平感知水平将得到有效提升,进而影响农民对整个征地补偿的满意度评价。因此,本文在满意度的公平模型基础上,引入信息不对称理论,结合征地补偿的实际状况定义了信息不对称涉及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三个维度,设置过程公平、结果公平以及交互公平为公平感知下的三个维度。本文整体研究模型为“信息不对称——公平感知——满意度”。在整体研究模型下,本文构建并验证了“信息不对称——农民满意度”影响模型、“信息不对称对公平感知”影响模型和“农民公平感知——农民满意度”影响模型。此外,还研究和验证了农民公平感知对于征地补偿信息不对称和农民满意度的中介影响。通过运用结构方程模型(SEM)对实地问卷调查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检验了本文提出的假设模型,验证了该假设变量间的逻辑关联和现实意义。研究结果表明:首先,征地补偿过程中信息不对称对农民的公平感知有显著影响。其次,征地补偿过程中信息不对称对农民的征地补偿满意度也有显著影响。再次,农民在征地补偿中的公平感知对农民的征地补偿满意度有显著正向影响。最后,农民的征地补偿公平感知在信息不对称与农民征地补偿满意度中起一定的中介作用。基于上述模型检验结论,本文提出了征地补偿过程中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的对策建议,使征地补偿工作在尽可能的为失地农民弥补物质损失同时,从信息沟通和交流角度,让农民感受到更加公平的待遇,提高其对征地补偿中的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