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口园林是徽州古村落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古典园林形态在特定区域中文化思想和审美观念的集中反映。它的形成深受风水文化、文人思想、宗族观念、经济发展、生产生活和情感诉求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它涉及到人类学、行为学、心理学、生态学、美学、设计学等学科的内容。作为村落活动和歇息的公共空间,水口园林在长期的建设中,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因此无论在形制、尺度、功能和形式上,都体现了人对宜居和审美的双重需要,随着历史的变迁和经济的发展,人们在物质的驱动下,对历史文化和精神生活的追求显得尤为不足,水口园林这一古村落不可或缺的标志性场所逐渐被人们淡忘,甚至破坏。因而,对于徽州水口园林的挖掘、整理和保护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同时,古人对水口园林的营造智慧,对未来的城市规划、园林建设、村落建设都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综合东西方美学的理论,着重从形式美的角度对徽州水口园林进行分析和研究:1、发掘徽州水口园林在社会文化背景、经济条件下的丰富内容,分析水口园林的成因及营造中的科学内涵;挖掘徽州水口园林的历史成因,从传统文化思想中的宗族观念、理学思想、风水意识,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多维度的进行分析研究,为徽州水口园林文化遗产的进一步挖掘、整理、研究和保护提供有价值的内容:同时,从生态、审美、宜居等角度,阐释了徽州水口园林营造中的科学内涵,为现代风景园林建设提供借鉴。2、东西方美学思想有很大的差异,这是在特定社会形态、生活方式下形成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认同。西方美学更为理性的由小及大的进行分析、梳理,从形式上进行把握,而中国美学思想则更重视人的生命状态和生活体验。两者虽有不同,但内在的审美规律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本文通过比较研究,从更宽阔的视角来审视徽州古典水口园林的美学范式,并作为理论基础对文中涉及的重点内容进行论证。3、研究形式美要素和形式美法则,来阐释徽州水口园林的美学特征;从空间美学、如画美学、生态美学三个维度来分析徽州水口园林形式美。从空间美学视角分析当游人走在园林中感受到的多角度、立体化的空间动态美;从如画美学的角度分析园林中平面构图和立面构图的静态美;从生态美学的角度分析园林植物的自然天时美。4、选择唐模和宏村两个保存较为完整的水口园林作为案例,加以分析研究,其目的一方面在于对历史文化遗产的挖掘和整理,另一方面在于窥探古人水口园林营造的智慧,并较为系统的运用形式美的理论阐释徽州水口园林蕴藏着的美的规律,也为现代风景园林的建设提供更多有价值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