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米脂县位于黄土丘陵退耕区,近年来随着林草覆盖率的升高,环境状况得到明显改善,但是,退耕后农地利用结构调整所形成的资源量与农业产业的耦合性较差,有些资源没有得到有效的利用而出现资源浪费,导致农地初级生产力并没转化成现实中以农产品和农产业所衡量的人口与经济承载力。农业资源与农业产业耦合是农地生态经济系统耦合的表现形式,改变农地系统的耦合状态能否对农地承载力产生影响是本研究所要回答的问题。基于此,本文首先进行理论铺垫,分析了农地系统耦合及其与承载力的关系;利用能值单位,建立农地系统耦合度模型,通过对米脂县农地耦合度的计算,找出该县农地耦合的主要问题;设定了三种不同的耦合情景,并利用所建立的农地承载力系统动力学模型对情景进行了模拟,得出不同情境下的农地承载力,通过对比分析,阐释农地系统耦合对承载力的影响;针对米脂县农地系统耦合的问题,提出了三种农地耦合开发模式,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全文共由六章构成:第一章:导论。主要论述了论文的研究背景、目的、意义及国内外研究动态。说明了本研究的思路、方法及可能创新之处。第二章:农地系统耦合与承载力理论分析。本章主要进行理论铺垫,分析了农地的耦合特性,农地系统耦合的层次,即功能耦合、地域耦合、产业耦合、资源与产业耦合,指出农地利用结构、农业生产模式和农地生态服务功能是农地系统耦合实现的三个机制,通过对系统耦合与承载力的关系探讨,得出系统耦合是影响农地承载力的重要因素。第三章:米脂县农地耦合状态的能值分析。本章利用能值(Emergy)作为衡量系统产出的统一单位,借助农林牧耦合模型,计算了米脂县农地系统耦合度,结果显示1998-2007年米脂县农地耦合度基本上呈递增趋势,农林牧子系统间总的有效能利用率平均为2.26,但是低质能到高质能间的转化率仅为0.9,指出养殖业结构不合理等农地耦合问题。第四章:米脂县农地承载力的系统动力学分析。本章选取系统动力学方法,通过对米脂县农地承载力系统反馈关系的分析,构建了系统动力学模型,对该县农地承载力进行了评价,得出1998-2007年米脂县农地系统均处于超载状态。第五章:设定耦合情景下的农地承载力分析。本章通过对农地承载力系统动力学模型可控变量的调控,设定了三种不同的农地耦合情景,并利用模型加以模拟,得出不同耦合情景下的农地承载力,分析可得,若以农地承载人口达到的生活水平来衡量,农地系统耦合可使温饱水平提早实现2-4年,小康生活水平可提早实现4-8年。第六章:米脂县农地耦合开发模式和相关政策建议。本章针对农地系统耦合的问题,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的地理条件、交通条件等,设计了三种不同的农地耦合开发模式,即:以高效设施农业模式为代表的生态耦合型,以“农-副-牧-加”为代表的后向耦合型和以“林-果-牧-游”为代表的前向耦合型,并提出了实现农地系统耦合的相关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