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试从关联理论的角度对译者主体性的内涵及其在翻译过程中起到的作用进行了研究。通过对van King和施小菁翻译的老舍《骆驼祥子》两个英译本的案例分析,说明由于受原文,作者,读者认知语境以及译者的翻译目的等诸因素影响,译者主体性在文本的选择,文本的理解及文本的再表达等各过程中都发挥着作用。中西方对翻译的研究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通过了解有关翻译研究的历史,我们不难发现,译者在整个翻译史中的地位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从传统的翻译观来看,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通常不被重视,这就使译者在翻译中处于被忽视的边缘。随着翻译研究的发展和翻译理论的完善,译者在翻译中的地位和作用也变得更加明显和清晰。越来越多的翻译家、翻译理论家和学者开始更多地关注译者,更是从不同的角度对译者的主体性进行了探讨。其中,关联理论也为译者主体性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关联理论由Sperber和Wilson提出,并由Gutt首次运用于翻译研究领域。关联理论从认知的角度对语用学中交际进行研究,而同时对翻译的研究也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在关联理论下,翻译是一种明示推理的交际行为,是一种涉及原文作者、译者和译文读者的三元关系。在整个翻译过程中,译者是连接原文作者和译文读者的桥梁。译者通过对原文进行推理得出作者交际意图,然后通过恰当估计读者的认知语境将其传达给译文读者,以达到他们之间的最佳关联,让译文读者能够通过付出有效的努力获得足够的语境效果。然而,译者的认知语境与原文作者和译文读者的认知语境之间存有差异,译者要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才能实现最佳关联。本文通过对主体性及关联理论的探究,尝试性地把译者主体性定义为:作为翻译主体的译者,在关联理论的指导下,在原文,读者认知语境和其翻译目的等因素制约下,为实现某方面的最佳关联而在翻译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主观能动性。而且通过对《骆驼祥子》两个英译本进行分析得出,译文的成功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译者主体性的发挥及其发挥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