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济南市历城区柳埠镇神通寺是山东地区最早兴建的佛教寺院,始建于前秦皇始351年,在神通寺的白虎山麓有二百一十尊唐代摩崖佛教造像,虽历经千年风霜却保存完好,造像风格优美,是一处重要的唐代佛教造像,具有较高的艺术和历史研究价值。千佛崖造像的造像龛总共有圆拱形造像龛、方形造像龛、尖拱形造像龛、塔形造像龛四种样式,而造像样式主要包括结跏趺坐佛、善跏趺坐佛、菩萨造像三种类型,根据佛或菩萨着装的不同又可细分为多种样式。以造像样式为基础,结合纪年造像和时代背景,根据造像风格的不同,可以将千佛崖造像分为四个时期。一、初唐风格的形成期造像。继承了隋代双领下垂式袈裟的着装特点,袈裟垂于坐下形成悬赏,出现具有鲜明特征的倒八字形衣纹,与隋代造像相比,尺寸开始变大,体形更加圆润。二、初唐风格的成熟期造像。佛像面部长圆,五官比例适中,均有圆形莲花纹头光和尖桃形项光,衣纹变成平行垂线样式,刻画写实自然。三、初唐风格的衰退期。佛的面相趋于圆胖,衣纹有简化倾向,体态僵硬。四、中晚唐时期造像。佛像尺寸明显变小,颈部几乎不见,身体变得扁平,整体风格与初唐时期造像差别较大。千佛崖造像题材十分丰富,而造像题记中标明的仅有阿弥陀佛造像一种,通过对造像题材的判定,可以发现千佛崖造像共包含释迦摩尼佛、阿弥陀佛、弥勒佛、药师佛、三十五方佛、菩萨造像、力士造像、二佛并坐八种题材。其中以阿弥陀佛、弥勒佛、二佛并坐题材造像题材数量较多,这些造像题材数量众多,既与题材本身的特点和传播发展情况密切相关,也与当时的时代背景密不可分。除此之外值得注意的是,与济南地区唐代之前的造像相比,出现了三十五方佛和药师佛两种新题材,意义独特。通过对造像题材和造像题记分析,可以发现千佛崖造像反映出当时人们的信仰具有三个特点:一、信仰阶层的普遍性,造像人涵盖达官贵族、僧人、普通百姓三个阶层;二、信仰的功利性,不管是出于什么目的造像,造像都带有极大的功利性;三、以净土信仰为主,包括阿弥陀佛净土、弥勒佛净土、药师佛净土三种净土。千佛崖造像风格优美,特点鲜明,有许多共同点。通过对济南以及济南附近地区的佛教造像研究对比,可以发现千佛崖造像与济南本地传统造像、洛阳造像中心造像有密切的关系。其中对济南地区传统造像的继承元素主要有方形造像龛、塔形造像龛两个方面;洛阳造像中心对千佛崖造像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圆拱形造像龛、力士造像、尖拱形造像龛、圆形莲花纹头光尖桃形项光四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