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目前中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的现实要求下,加强大学生的法治精神培育,是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根本前提,亦是建设法治国家的基石。培育大学生的法治精神是一项重要的系统工程,只有通过学校、家庭、社会、自我等四方面的教育力量的相互结合,教育功能能得到很好的发挥 文章首先分析了加强大学生法治精神培育的重要性,通过对大学生法治教育情况的调查研究,对当前大学生法治精神的状况予以具体分析,在探讨大学生法治精神现状及不足之后,建议在加强法治精神培育的基础上,应协同学校、家庭和社会各方的力量,完善和创新大学生法治精神的培育途径:加强法律知识的学习;注重法律思维方式的培育;增强法律信仰的坚定信念;加强大学生法律实践探索,全面有效地促进法治精神的培育,加快法治精神建设。希望通过研究大学生法治精神的培育,为当下大学生法治教育的深入提供新的对策与思路。 我国大学生的综合法律素质有所提高,当今我国大学生总体法律意识亟待加强,因此对于加强大学生的法治精神培育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大学生可以通过课堂教学的主渠道,加以网络教学、实践教学等多种方式来了解并学习法律,大学生更喜欢法律实践教学活动和情景案例教学,高校可以通过采取多种教学方式提升大学生的法律思维和法律观念。经过多年的教育探索,当代大学生法治精神培育已经取得一定的成绩,但是我们仍应当认识到,大学生缺乏法治精神的现象依然存在。大学生法律信仰淡化,法律思维缺失,法治精神淡漠。很多大学生缺乏法律知识,对法律知识的理解、掌握、运用程度较低。大学生法律意识淡薄,运用法律维权的能力不强,大学生的法律工具主义思想仍然存在。 本文在探讨大学生法治精神现状及不足的之后,建议在加强法治精神教育的基础上,完善和创新大学生法治精神的培育途径,即要大力加强宪法法律理论教育;加强各个部门法法律知识的学习。同时缜密的逻辑思维是培养法律思维的必须条件,加强大学生的法律实务操作技能,通过注重总结社会阅历经验,积累法律基础知识,增强大学生的权利意识以,认识到法律工具主义的局限性,切身感受法律的价值认同,实现良法善治。高校应该增强大学生的法治实践教学环节,建立协同育人的联动机制和长效机制,全面有效地推进大学生法治精神培育的进程,加快我国大学生法治精神建设,希望通过对大学生法治精神的培育研究,为当下大学生法治教育的深入提供新的对策与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