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入纠错编码的认知无线电物理层安全认证研究

来源 :南京邮电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xub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认知无线电技术,是为了解决无线频谱资源短缺以及通信标准的多样化等问题提出的有效方案。在认知无线电网络系统中,主用户的优先级别最高,次用户只有在主用户未占用信道的空闲时段可以以某种“机会”的方式暂时取代主用户利用频谱空洞在信道中传输数据。当主用户需要重新使用信道时,次用户必须马上撤出,因此攻击者常常模仿主用户信号非法占用信道。为了解决主用户攻击的问题,需要在用户接入信道前对用户身份进行认证。现代无线通信系统中,若在上层通信网络中对信号进行认证需要对信号进行复杂的解析操作,效率低、速率慢且没有必要,而物理层认证技术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它利用Hash函数的单向性来有效解决主用户认证问题,同时通过物理层低速率传输实现认证的隐藏传输,最大限度降低对合法用户的干扰,保证通信双方是其所声称的身份,防止非法用户的接入与访问。本文主要研究了认知无线电物理层安全认证中嵌入认证标签的两种方法:寄生调制方法与寄生纠错编码方法(ECC)。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和创新如下:(1)首先研究了认知无线电物理层安全认证中的调制方案。从信道纠错编码的角度探讨认知无线电寄生认证信道的容量。通过推导认证信道的对数似然比,给出了其简化计算方式,分析与仿真结果表明:简化计算与严格计算结果相仿,因而认证信道可等效为二元输入的加性高斯白噪声(BI-AWGN)信道;(2)在调制方案中,基于对数似然比的简化形式,通过置信度传播迭代译码,考察了融入LDPC纠错机制的认证信道实际传输性能。仿真结果表明:简化译码的结果与理想BI-AWGN的译码性能无法区分。研究结论:认知无线电寄生认证信道可严格等效为BI-AWGN信道,因而可采用BI-AWGN信道设计的纠错编码来有效逼近寄生认证信道的传输极限。(3)研究了认知无线电物理层安全认证中的编码方案,首先对认证标签进行编码,再嵌入同样经过信道编码的信息中;并对比了RS编码与LDPC编码两种编码方式在不同的信道上传输的误码率性能,分析结果表明:采用LDPC编码比RS编码性能更为优越。(4)从误码率性能与认证标签传输速率关系角度出发,分析比较了寄生调制与寄生编码这两种方案性能的优劣。本文分析结果表明:在同等误码率与信噪比的条件下,寄生调制方案标签传输所需的时间要远远低于寄生编码方案标签传输所需的时间,由此可以得出寄生调制方案要优于寄生纠错编码方案的结论。
其他文献
协作中继技术可以有效的抵抗无线信道的多径衰落,提高覆盖范围和实现盲区覆盖,在未来的无线通信网络中将得到广泛的应用。与传统的单跳网络不同,在协作中继网络中需要信源和中继
多用户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Frequency-DivisionMultiplexing,OFDM)/空分多址接入(SpaceDivisionMultipleAccess,SDMA)系统将OFDM技术和SDMA技术有机结合,既具有OFDM技术抗多径
图像超分辨率重建是利用同一场景中的一幅或一组低分辨率图像,结合一定的先验知识,重建一幅高分辨率图像的技术。该技术能够在不改变现有设备的条件下,有效提高图像的分辨率,
空时分组码(STBC)是多输入多输出(MIMO)系统中重要的信道编码技术之一。由于STBC具有编码结构和信道估计相对简单,译码复杂度相对较低,且能够提供完全的空间分集增益等优势,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现代的军事竞赛开始向以信息战为核心的电子对抗的方向发展,包括卫星防护、电子对抗以及信号处理技术等领域都需要研究和发展以雷达辐射源识别为核心的雷
频谱感知是认知无线电的基础和前提,它既要保证在不影响授权用户正常使用的情况下,认知用户充分利用授权频段传输信号,又需要保证整个认知网络中的认知用户不会出现使用空闲频段
多拓扑路由技术最大的特点是能够将不同的流量分开,使不同的流量在不同的拓扑中,根据本拓扑的网络结构,独立进行选路与转发。所以每一个多拓扑都独立维护一张基于本拓扑结构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各种多媒体数据业务的需求急剧增加,频谱资源越来越紧缺。研究表明,大规模天线技术(Massive MIMO)技术具有在同一时频资源上以更低的功率消耗、
近年来,随着全球范围内移动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无线通信已经从以话音业务为代表的第一代(1G)发展到以高速移动数据业务为代表的第四代(4G),目前4G已被大规模商用。但是随着
随着全球无线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无线通信的安全问题日趋严重,影响着数亿用户的信息与财产安全。传统的无线安全认证方案,采用的是基于数学难解问题的加密算法,极其依赖于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