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学与宗教和谐局面形成原因初探——以山东省曲阜市为例

来源 :苏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y869830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选取儒学发源地——曲阜这一特定区域,收集了在这块土地上出现过的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五大宗教的踪迹,分析了当前曲阜宗教现状,从中国传统文化之一的儒学对待外来宗教的角度,探讨中国崛起将贡献给世界和平还是其他。论文首先对宗教、儒学、儒教、国学等概念进行界定,并对本文的理论基础如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统一战线理论进行了简要的概述,为后续写作做铺垫。然后对曲阜曾经出现过的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和基督教历史渊源进行归纳、梳理,并收集了当前宗教场所、信徒及组织机构等相关数据,同时提供这些教派在曲阜发展过程中和当地民众相处的关系,呈现出宗教在儒学发源地的一个概貌。曲阜儒学与宗教和谐局面的形成,建立在儒学独大的背景之下,但宗教也在当地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曾经庙宇林立,五大宗教俱全,呈现出共同发展、互相融入的局面。其间也有过较小的冲突,但由于儒学所具有包容性,采取了较艺术的方式来处理这种冲突。由此证明,儒学与宗教之间是和谐相处的。同时,各宗教之间也未出现佛教与道教、天主教与基督教、伊斯兰教与其他宗教之间的纷争。特别是伊斯兰教清真寺、天主教堂、基督教堂及其他祠堂、神庙共处于西关街两旁,互助互爱,在这块土地上共同繁衍生息,是各宗教间在曲阜和谐相处的生动写照。探析其原因,儒学的包容性是宗教和谐发展的人文因素,党的宗教政策和曲阜具体工作是宗教和谐局面形成的政策因素。   在当前中国崛起、文化产业大发展的时期,作为曲阜市而言,应该大力弘扬儒学,把文化产业做大做强。同时,贯彻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和党的宗教政策,提升宗教工作水平,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确保宗教领域团结稳定,以发展宗教界经济促进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本论文认为,中国崛起将贡献给世界和平,而不是西方殖民主义的模式。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逐步增强,国家软实力也亟待提高,以获得一个和平发展的国际空间,而儒学与宗教能够和谐相处,给出了有力的证明。我们要坚持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大力发扬儒学中的仁、礼、和、天下大同等精华思想,与各宗教、各民族、各国家和平共处,促进人类文明的发展、进步。
其他文献
在中国现阶段,随着社会公众表达元素不断分化和重组,不同社会阶层、不同利益群体及社会成员之间存在利益摩擦、利益分化和利益矛盾,在人民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出现了不同社会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特别是对推进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
本文研究的核心问题是,冷战结束之后美国在提供对外经济援助时都考虑了哪些因素?这些因素在美国进行对外经济援助的数额分配中起多大的作用?其中对安全因素的考虑程度如何?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