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腹果蝇黑条体突变型交配行为的研究

来源 :湖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idie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果蝇的遗传背景清晰,具有比较复杂的行为,对行为遗传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经过科学家多年的研究,发现果蝇的行为与基因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如果蝇的per-基因能决定果蝇的生活节律周期。对果蝇的行为进行分析并阐述其产生的机理是目前果蝇行为遗传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果蝇自发性交配行为具有种的特异性,对果蝇的遗传和进化有重要的意义,很多科学家都以果蝇的交配行为作为行为学研究的重点。黑腹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黑条体(black stripe body,bsr)是黑腹果蝇的一个新的自发突变品系,具有与黑腹果蝇另一突变体黑檀体果蝇(ebony,e)相似的形态特征。然而,黑条体果蝇在行为上却与黑檀体果蝇有些差异,主要表现在:活跃度比黑檀体果蝇高以及对外界的刺激更敏感。对黑条体果蝇的行为学特征进行观察,对某些关键行为如交配行为进行分析,有利于增加对黑条体果蝇行为与遗传本质的了解。分别以相应的野生型果蝇为对照,对黑条体果蝇和黑檀体果蝇进行交配活力的分析,并结合果蝇的视力和运动性活跃度对两种果蝇的求偶成功率、交配时间和求偶模式进行统计比较,我们发现:黑条体果蝇和野生型果蝇在视力的比较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x<2>=3.297 df=1p=0.069);黑条体果蝇和野生型果蝇的运动性活跃度比较也不存在显著性差异(df=78p=0.1042)。对黑条体果蝇和黑檀体果蝇的交配成功率和交配潜伏期进行对比发现:黑条体果蝇的交配成功率和交配潜伏期与野生型果蝇比较不存在显著性差异;黑檀体果蝇的交配成功率和交配潜伏期与野生型果蝇存在极显著的差异(p<0.000)。以野生型果蝇为对照,对黑条体果蝇的求爱模式进行分析的结果表明,黑条体果蝇雄性求爱及雌性应答的动作时间均表现为异常,与野生型果蝇相比表现为等待时间变长而动作时间缩短。通过大量的文献综合分析,推测由于黑条体果蝇 ebony 基因的突变而影响了多巴胺的代谢途径,导致黑条体果蝇体内多巴胺水平异常,进而改变了黑条体果蝇的行为学特征。
其他文献
目的:1.本研究拟通过检测吗啡戒断对小鼠自发活动的影响以期验证旷场实验作为研究吗啡戒断伴焦虑样行为动物模型的有效性。2.检测吗啡戒断对小鼠场景性恐惧条件化的影响。方
本研究首次报道了利用构建的重组苜蓿丫纹夜蛾核多角体病毒(Autographa californica multiple nucleopolylaedrovirus,AcMNPV)感染诱导了离体培养的甜菜夜蛾细胞系Se301细胞发
目的:恐惧消退异常或缺陷常导致焦虑障碍等疾病发生;另一方面,流行病学调查表明阿片滥用人群焦虑障碍等情感性疾病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人群,其机制仍不清楚。本研究拟检测慢
摘要:初中生在英语学习中,写作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也是考察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重要方式。无论对于教师还是学生而言,英语写作一直是一个难点,学生不知道如何用恰当得体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因此,逐渐对写作缺乏兴趣,认为写作是非常困难的,在平时的练习中,有意避开写作练习,考试中的零分作文也越来越多。在新课标背景下,教师如何指导学生有效地写作,如何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是一个不可忽视的话题。本文根据新课标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