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并购是企业资本运作中最为常见的一种方式,能有效地实现企业低成本、高速度扩张。这正是并购的独特魅力所在,也是全球并购已经历五次高潮的重要原因。现代企业的并购规模越来越大,涉及大量资产的转移,是一项巨大的工程。在这一过程中如果没有强有力的资金保障,并购最终成功的可能性将很渺茫。因此,毫不夸张的说,融资是并购中极其关键的一个环节。我国自1984年产生最早的一例企业并购案例(河北保定纺织机械厂以承担保定针织器材厂的全部债权债务的方式对其进行了收购)至今,并购得到迅猛的发展,并购额从1998年开始以每年70%的速度增长,跃居为亚洲第三大并购市场。尽管如此,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由于国内资本市场发育不成熟,金融体制不健全,并购融资渠道显得很不通畅,极大地制约了并购促进企业快速发展的作用发挥。在这种情形下,研究西方并购融资理论,借鉴其先进经验,分析我国并购融资的现状及成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建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首先系统的研究了西方各个时期的融资理论,认为净利理论、净营业收益理论、传统理论是建立在经验判断的基础之上,缺乏科学的数学推导和统计分析。MM定理虽以数学模型来推导,对资本结构优化理论的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但MM定理只考虑了负债所带来的税盾作用,忽视了负债会加大公司的财务风险,产生了额外的破产成本、代理成本的负面效应。权衡理论相对较为完善,对负债带来的利益和成本加以权衡,更接近实际。新优序列理论、代理成本理论和控制权理论分别从信息、成本、所有权的角度来研究融资结构优化问题,是目前学术界的主流理论,我国学者大多也以这三种为理论基础。接着,本文分析了各种并购融资方式的利弊,并对比了中西方并购融资方式利用的现状,指出西方发达国家的并购融资呈现融资方式多元化、创新融资工具繁多的特点,且负债融资所占比例远大于股权融资;此外,西方大规模并购多采用换股方式;一次性融资出现端倪。而我国在并购融资方面,由于多方面原因,造成可供选择的融资渠道十分有限,主要集中于银行贷款和股票融资两种方式;融资工具也相当原始和简单,创新融资工具少有应用。随后,本文在借鉴了新优序列融资理论、不对称信息理论,以及代理成本理论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以追求企业价值最大化为目标的并购融资方式选择的决策模型。由此模型,并购企业根据其预计并购后新企业的产出能力高低在股权融资、负债融资、内部融资(或换股收购)三种方式中选择最优的融资方式,并且还可确定最优的融资额度。另外,本文还强调了,并购企业在以市场价值最大化<WP=5>为原则选择并购融资方式的同时,还应兼顾融资成本,并介绍了比较成本法进行分析,以此选择比较成本最低的并购融资方式。最后,针对我国企业目前在并购融资方面出现的内部融资能力差、重股权融资和银行贷款、轻负债融资、融资渠道单一的现状,本文分别从市场因素、融资工具、中介机构、政策因素等几方面入手,深刻剖析了其中的内在原因。然后,提出解决我国企业并购融资难的现状,须从多方面寻求对策。一方面,大力拓展股权融资、债务融资、银行贷款等已有并购融资渠道;另一方面,可考虑借鉴可转换债券融资,商业票据融资、企业并购基金等西方先进的创新融资工具和渠道;再有,要尽快完善投资银行等中介机构的职能,并从放松金融管制,解决股份流通问题,以及税收优惠政策等方面,来完善我国企业并购融资的政策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