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本解读是近些年中学语文教学中热点的话题之一,对于提升阅读教学的效果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但是文本解读成果只是提升语文教学效率的前提,这些成果是否能够真正发挥作用,关键在于教师能否将其转化为优秀的教学设计。目前关于文本解读向教学设计转化的研究相对薄弱。本文选择了教学设计中的核心要素——教学目标,以此为切入点展开思考。本文分成四部分。绪论,简要介绍了本文的选题缘起、研究内容、研究意义和研究思路。第一章“文本解读与教学目标设计的关系”是整个研究的起点。本文没有空泛地阐述二者的辩证关系,而是结合具体的教学案例,从教学目标“有效性”“多样性”和“可达成性”等角度论证文本解读是形成教学目标的基础;从“教师的质疑与创新”“学生的生成性挑战”“探索文本解读进入阅读教学边界”等角度论证教学目标设计对于文本解读的反向作用。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文本解读成果到教学目标的转化过程的一般原则:选择和聚焦,并以《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课的设计过程为例进行具体阐释。第二章着重思考文本解读向教学目标转化的具体过程,这个过程中“教师的实践性知识”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第一节在明确教师实践性知识含义和作用的基础上,讨论阅读教学中语文教师的实践性知识构成。在此基础上第二节结合具体案例阐释,当教师的“通识知识”“学科知识”“条件性知识”停留在较低层次,尚未达到“实践化”程度时,教师设计的教学目标就会出现很大偏差。进而证明,充实的“教师实践性知识”是完成文本解读向教学目标设计转化的核心要素。第三节借助陈向明团队对于“教师实践性知识的构成要素”分析框架,具体分析阅读教学中教师的实践性知识是如何形成的,并以“李广射虎”教学片段的设计过程为例,阐释教师如何在实践性知识的帮助下将文本解读成果转化为教学目标。第三章是上述思考在“学习任务群”背景下的具体应用。第一节分析“任务群学习”与“单篇学习”在教学目标上设置上的差异;第二节分析这种差异对于语文教师的挑战。在此基础上,第三节结合具体案例阐述教师如何在“学习任务群”中将文本解读成果转化为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