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托尼·莫里森是199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也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黑人女作家。她的第一部小说《最蓝的眼睛》以作者的家乡俄亥俄州洛伦镇为背景,讲述了黑人小女孩儿佩考拉的悲剧性遭遇。小说中的意象、话语结构和文化冲突等都曾被国内外学者深入探讨过,相比之下,小说中的互文性没有得到较为详尽的论述,本论文拟从互文性的角度对小说进行探讨。首先,论文追溯了互文性理论的发展以及互文性理论在实践中的运用。“互文性”这一概念一直都有争议,本论文是以克里斯蒂娃、热奈特和巴赫金对“互文性”的定义为理论依据而展开。从互文性理论的实践运作来看,文学作品的互文性主要体现为引语、典故、原型、模仿、扭曲、反讽、种类混杂等形式。其次,本文从狭义互文性和广义互文性的角度,着重探究了小说中以戏仿和种类混杂为代表的互文性。-是戏仿。莫里森在小说中通过对儿童读物迪克-珍妮故事以及对布朗案的戏仿,更生动地揭露了黑人的真实生活现状以及黑人在白人文化与黑人文化冲突中的心灵困境,从而质疑了白人权威和大故事,挑战了占统治地位的白人文化的优越性,进而重构了一个反映黑人真实生活的世界。二是语言的拼贴。《最蓝的眼睛》改变了传统小说中作者和主人公的关系,小说中没有一个占绝对优势的主人公,没有一个绝对的、客观的叙述者,而是多个主人公、多个叙述者、多种意识、各种声音一起交错、共存。另外,小说中黑人语言、黑人音乐的穿插、信件与幻觉的铺排、以及大量连字符的随意使用,使整部小说充满狂欢的精神:权威消失,等级世界观破碎,文化中心与边缘关系逆转。最后,论文阐述了戏仿和种类混杂这两种互文手法在小说中的意义。小说中的互文性有助于我们了解黑人的真实生活现状、质疑白人文化的权威,有利于宣扬黑人传统文化之美,从而帮助黑人走出自我憎恨的精神困境,走向爱自己、爱自己的种族和文化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