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并购重组是各国证券市场的永恒主题。并购是否为公司创造价值一直是学者们争论的焦点。国际上关于并购绩效的研究大都基于传统的并购绩效理论。然而,现实中公司所处的治理环境与传统理论中描述的治理环境是有差距的,尤其是我国特殊的制度背景下,决定了传统的并购绩效理论不能充分解释我国的并购绩效机理。因此,必须寻找一种更加符合现实治理特征的用于解释我国并购绩效的解说。鉴于Stein(2001)在对代理问题与投资行为(包括并购活动)的主要文献进行综述后的观点给本文一定的研究思路,他指出在投资者保护较弱的制度环境下,公司终极控制人(控股股东或经理)甚至可能掏空上市公司,代理问题将使公司投资行为(包括并购活动)的扭曲更具严重性和普遍性。我国股权高度集中且缺乏对于中小投资者的保护,可能存在上述终极控制人的代理问题。因此本文从终极控制人的角度出发,研究其对公司并购绩效的影响。本文在系统回顾国内外学者研究公司并购绩效文献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具体的制度背景特点,将终极控制人对并购绩效的影响分为终极控制人的控制权、现金流权、性质三个方面。选取我国沪深两市2006-2009年上市公司2378个并购样本数据,采用事件研究法、多元回归检验分析终极控制人对公司并购绩效的影响。形成研究成果主要有:(1)引入终极控制人,由此构造了终极控制人特征对公司并购绩效影响的框架,进而形成解读我国企业并购绩效的一种新的理论视角。(2)运用事件研究法考察了并购市场的整体绩效。发现就整个并购市场而言,并购仅在公告日前后获得正的回报,之后逐渐下降,出现先扬后抑的现象,表明并购并未给公司创造价值。(3)提出并验证了终极控制人的现金流权对并购绩效有激励作用,而控制权在一定程度上对并购绩效有侵占效应;当终极控制人在绝对控制的情况下,控制权的侵占效应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终极控制人的控制权与现金流权的分离度对并购绩效有侵占效应。(4)提出并验证了相对于政府控制的公司,非政府控制的公司并购绩效较差;相对于地方政府控制的公司,中央政府控制的公司并购绩效较好。控制权和现金流权分离对并购绩效产生的侵占效应在政府控制的公司下更加严重;相对于中央控制,控制权和现金流权分离对并购绩效的侵占效应在地方控制的公司下更加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