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物科学是研究生物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随着生物新课程改革的深入,生物教学也向着更加关注人类自身的方向发展。《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在生物课程具体目标中要求学生“获得有关人体结构、功能以及卫生保健的知识,促进生理和心理的健康发展”;“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确立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考虑到使每个学生学会健康生活是义务教育阶段培养目标之一,也是生物课程的一项重要任务”,这充分说明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有关人体卫生健康教育内容的研究,并对其进行相应的教学设计,解决目前初中学校课程中健康教育课缺失的现状,有着其非常重要理论和实践的必要性。鉴于此,笔者通过在教育实习期间的观察与实践以及借鉴学者们的研究基础上,笔者重点阐述了卫生健康教育的基本理论和原则、教学设计的基本理论、生物教学中渗透卫生健康教育内容的基本策略和典型教学设计案例等方面的内容。以期指导中学生获得正确的卫生健康知识、树立健康意识,对自身的成长与发展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并对家庭和社会产生积极的效应。本论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确定了课题的研究范畴,从研究的问题、文献综述、研究的目的和意义、思路和方法等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对国内外学校卫生健康教育研究的现状进行了综述,找出了相关研究的不足之处,阐明了中学生物教学中进行人体卫生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和意义。第二部分,对本研究的理论基础进行了阐述,主要从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学校健康教育原则、知信行理论、教学设计的基本理论四个方面展开阐释,力图通过对以上理论的深入研究,为本论文研究奠定理论基础。第三部分,对中学生呼吸系统卫生健康状况和中学生物学人体呼吸系统卫生健康教育状况进行现实考察及分析。笔者通过问卷调查、访谈调查、课堂观察等方法行了实践研究。第四部分,对在中学生物教学中进行人体呼吸系统卫生健康教育的基本策略进行阐述,并将上述的教学策略应用到具体生物课堂教学的教学设计和课外教学设计中,进行了实践研究。第五部分,教学结果评价,包括:教学评价原则和教学结果评价。教学结果评价分别从专家评价、同行评价、学生评价和自我评价四个方面对教学实践中渗透人体呼吸系统卫生健康教育内容的教学设计及其实施过程进行综合评价。第六部分,对本论文研究进行了反思,为生物教学中进行卫生健康教育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促进了相关研究的进一步发展。对于优化教学设计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