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辽宁省3种海岸类型的19种典型沿海防护林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不同林分类型样地的情况及测定样地土壤的理化性质、林下枯落物特性及林下草本植物多样性,对比分析了辽宁省3种海岸类型中不同林分类型对土壤的改良效果,以期充分发挥海防林对土壤的改良作用,为辽宁省3种不同海岸类型海防林的科学营造及养护管理提供依据,从而进一步完善海防林体系的建设,结果表明:(1)沙质海岸典型防护林中,油松纯林、油松刺槐混交林、杨树纯林、刺槐近熟林、刺槐中龄林、刺槐幼龄林均能降低土壤容重、毛管孔隙度、总孔隙度、pH值;增加土壤含水量、全氮量、有效磷含量。刺槐纯林对土壤的改良效果最好,土壤含水量增加62.9%、全氮增加28.5%、有效磷增加314.4%、pH值降低36.1%。杨树纯林的枯落物蓄积量最大,为13.50t/hm2;刺槐幼龄林总蓄积量最小,为8.76t/hm2。不同林分枯落物未分解层、半分解层的蓄积量所占比例不同,但均表现为未分解层所占比例小于半分解层。不同林分类型草本植物多样性有一定的差异,油松刺槐混交林的草本植物多样性效果最好,丰富度指数与毛管孔隙度呈显著负相关,Simpson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与pH值呈显著负相关。(2)基岩质海岸典型防护林中,侧柏纯林、刺槐纯林、辽东栎纯林、辽东栎赤松混交林均能增加土壤的全氮、有效磷和有机质含量,4种林分改良土壤化学性质的能力依次为:侧柏纯林>辽东栎赤松混交林>刺槐纯林>辽东栎纯林,其中侧柏纯林土壤的全氮、有效磷、有机质含量分别为4.23g·kg-1、4.22mg·kg-1、56.76g·kg-1。辽东栎赤松混交林的蓄积量最大,为25.53t/hm2;辽东栎纯林的持水能力最好,最大持水量、有效拦截量分别为 62.38t/hm2、51.77t/hm2。(3)泥质海岸典型防护林中,白蜡纯林、刺槐纯林、白榆近熟林、群众杨纯林、小胡杨刺槐混交林、白榆幼龄林、辽宁杨纯林、小胡杨紫穗槐混交林、小胡杨纯林均能改良0~40cm 土层的土壤的理化性质,且0~20cm 土层的改良效果优于20~40cm,林龄越大改良效果越明显。在枯落物持水能力方面,小胡杨紫穗槐混交林的效果最好,最大持水量和有效拦截量分别为11.58t/hm2、9.07t/hm2。整体来看,白蜡纯林、白榆纯林、小胡杨紫穗槐混交林、小胡杨刺槐混交林对土壤的改良效果最好。(4)对3种海岸类型典型防护林的对比分析表明,3种海岸类型防护林内土壤化学性质、枯落物蓄积量及枯落物持水能力均表现为基岩质海岸最好,沙质海岸次之,泥质海岸最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