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耳聪丸治疗突发性耳聋(气滞血瘀型)的临床疗效,旨在从临床症状改善、血液流变学和细胞因子多层次多方面来探讨中医中药治疗SHL 的作用机制和临床效果。
方法:将60例突发性耳聋(气滞血瘀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用基础疗法加耳聪丸治疗,对照组30例给予基础疗法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液流变学、血清NO/NOS、血浆ET 的变化情况以及治疗后临床综合疗效。
结果:治疗组治疗后临床疗效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中红细胞压积、高切血浆黏度、血浆黏度、血沉改善情况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低切血浆黏度改善情况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清NO 含量升高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血清NOS 含量降低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血清ET 含量降低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1. 加用耳聪丸治疗突发性耳聋(气滞血瘀型)患者,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2. 耳聪丸治疗突发性耳聋(气滞血瘀型),能够进一步改善患者血液流变,使血液粘滞性降低,达到改善微循环的目的。3. 耳聪丸治疗突发性耳聋可能的机理在于:缓解患者局部血管痉挛、缺血缺氧和血液粘稠的状况,同时通过调节体内血液中的ET 和NO/NOS含量,达到改善内耳微循环,一定程度上得以恢复受损听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