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本研究通过对消髓化核汤治疗的破裂型LDH患者进行3年以上MRI与临床随访观察,以研究消髓化核汤的中期影响与疗效,寻找中医药治疗破裂型LDH的影像学变化,分析其与临床疗效的相关性,探索中医药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旨在更好的服务临床。方法:自2010年5月-2015年6月在中医院门诊或住院治疗的破裂型LDH患者78例,所有病人符合以下标准:MRI检查诊断为破裂型LDH、自愿接受以中医药为主的综合治疗并最终完成随访登记。本组研究对象予以中方消髓化核汤作为主要治疗手段,采用JOA、ODI、直腿抬高试验(Straight Leg Raising Experiment,SLRE)等进行综合评估;通过分析相关MRI影像学数据,探析消髓化核汤促使破裂型LDH病情缓解的相关因素,分析患者病程、时间等因子与髓核发生自发消融的关系。结果:(1)以中方消髓化核汤为主要治疗手段的综合疗法,能够在不同程度上缓解临床症状,改善患者JOA、ODI、SLRE等综合指标,临床观察最终优良率较高。(2)本研究中治疗组、对照组吸收率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40%的患者坚持服用中方消髓化核汤,髓核发生较为显著的回缩现象,即椎间盘吸收率≥50%。(3)对本组78例患者JOA、ODI及SLRE的改善率和吸收率进行分析,证明JOA、SLRE改善率与吸收率呈不同程度的正相关性,此外MRI示髓核组织体积的缩小与临床症状改善不完全成正比,即存在着“症”“像”不致或临床症状缓解而体积回缩不明显的现象。(4)破裂型LDH在不同病程,不同椎管形态,是否存在环状强化及Modic改变等因素之间均差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本组研究对象中出现明显重显重吸收(吸收率≥50%)的26例:通过相关分析可发现其共同点如下:大多数患者腰腿痛为初次发作,病程相对较短,多小于1年:MRI矢状位上大部分患者无Modic改变;MRI上髓核组织突出体积大、甚至部分游离于椎管当中;增强MRI示可见髓核组织周围环状增强(水信号),即"牛眼征"征象。(5)以消髓化核汤为主的中医药治疗后SLRE改善显著,说明患者神经根型疼痛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缓解,而从随访1-3年或3年以上的疗效来看,两组之间差异不明显甚至无统计学意义(P>0.05),这也在某种意义上表明临床上出现的根性疼痛刺激与突出的髓核组织周围存在着炎性介质集聚、神经根充血水肿密切相关。(6)通过统计本组研究对象中髓核组织突出体积和相关吸收率,在治疗组中一部分出现了吸收率≥75%,近似完个吸收的现象,在整个治疗组中占有一定的比例,笔者认为消髓化核汤对于巨大突出甚则游离的LDH患者而言,能够使突出的椎间盘组织消融回缩的几率大大升高;此外研究还发现破裂型LDH患者髓核组织消融回缩的概率与病程成反比,即患者病程越短,越易发生髓核重吸收。结论:(1)以消髓化核汤为主的综合疗法治疗破裂型LDH中期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并能够在不同程度上促使突出髓核体积的减少甚则消失。(2)破裂型LDH患者病程越短(1年之内)、椎管面积越大、伴有环状强化征象、髓核组织突出越大甚则游离于椎管内则越容易髓核的重吸收。(3)病程3年或大于3年、伴有Modic改变、椎管面积狭窄的患者临床症状可以改善,但不易出现髓核自然消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