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发展,我国流动人口的规模不断扩大,流动人口由单一流动逐渐过渡到“家庭化”流动,流动儿童的数量急剧上升,如何保障流动儿童的健康发展逐渐成为研究者关注的重要课题。由于城乡文化背景、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的差异以及户籍制度的限制,流动儿童与城市儿童相比在家庭环境、人际网络、教育发展等资源方面处于相对弱势。他们通过与城市儿童进行对比,认为自己应该获得的利益失去的太多,容易在心理上产生主观的相对剥夺感。相对剥夺感(relative deprivation, RD)指的是个体或群体通过与参照群体比较而感知到自身处于不利地位,进而体验到愤怒和不满等负性情绪的一种主观认知和情绪体验。以往有关相对剥夺感的研究主要关注的是群体成员资格无法改变的弱势群体,而流动儿童的群体成员身份具有可改变性和相对隐蔽性,以往研究结论无法完全推论。因此,系统考察流动儿童相对剥夺感的特定规律无论对于丰富相对剥夺感的理论体系,还是对于促进弱势群体的心理和谐水平,均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研究基于心理和谐与社会和谐视角,选取城市流动儿童这一特殊群体为研究对象,采用访谈法、测验法和实验法,以小学四年级至初中三年级的流动儿童为被试,围绕流动儿童通过与城市儿童比较而体验到的相对剥夺问题,系统考察流动儿童相对剥夺感的内容结构、发展特点、影响因素、外显作用机制及内隐作用机制,以期能够深入揭示和理解儿童相对剥夺感的产生过程和作用机制,为有效地预防和干预流动儿童的相对剥夺心理,促进其更好地适应和融入城市生活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四个实证研究部分(七个子研究)来探讨以上问题:第一部分主要考察流动儿童相对剥夺感的内容结构与发展特点。研究一在文献分析、深度访谈和开放式调查的基础上编制了流动儿童相对剥夺感量表,结果发现流动儿童的相对剥夺感具有二阶双因素结构,即个体相对剥夺(个体-认知RD和个体-情感RD)与群体相对剥夺(群体-认知RD和群体-情感RD),自编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适用于测量流动儿童的相对剥夺体验。研究二采用研究一研制的正式量表对流动儿童群体进行大规模广泛施测,结果发现流动儿童的相对剥夺感总体处于中等水平,其中群体相对剥夺显著高于个体相对剥夺;其相对剥夺感呈现出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升高的发展趋势,且初中流动儿童的相对剥夺水平显著高于小学流动儿童,非独生流动儿童显著高于独生流动儿童,随着流动性的升高其相对剥夺感呈现出逐渐增强的发展趋势。该部分研究拟回答的问题是:流动儿童相对剥夺感的内容结构是什么?其总体水平和发展特点如何?第二部分主要探讨个体和环境因素对流动儿童相对剥夺感的影响及其作用差异。采用层次回归分析考察了心理控制源、歧视知觉等个体因素以及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学校班级环境等环境因素对流动儿童相对剥夺感的影响及其效应大小,结果发现在控制了人口统计变量的影响之后,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和班级竞争气氛对流动儿童的相对剥夺感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心理控制源和歧视知觉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环境因素对流动儿童相对剥夺感的预测效应整体上要大于个体因素,在环境因素中又以班级环境的预测效应较大,在个体因素中又以歧视知觉的预测效应较大。该部分研究拟回答的问题是:影响流动儿童相对剥夺感发展的关键个体因素和环境因素有哪些?其作用差异如何?第三部分主要探讨相对剥夺感对流动儿童城市适应(包括心理适应和社会适应行为)的影响及其内在作用机制。研究一采用结构方程模型考察相对剥夺感对流动儿童心理适应(以心理健康、主观幸福感、自尊为指标)的影响,并重点分析个人控制感和公正世界信念在其中起到的作用。结果发现:1)流动儿童的心理适应状况整体良好;2)相对剥夺感对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主观幸福感以及自尊均具有显著的直接预测作用,并且通过个人控制感间接地影响心理健康水平、主观幸福感和自尊;3)公正世界信念在相对剥夺感与心理健康水平、主观幸福感以及自尊的关系之间均起着显著的调节作用,高的公正世界信念可以减弱相对剥夺感对心理健康水平、主观幸福感以及自尊的负性影响。类似地,研究二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探讨相对剥夺感对流动儿童社会适应行为(以攻击性行为、社会退缩行为、亲社会行为为指标)的影响,并重点分析社会支持和群体认同在其中起到的作用。结果发现:1)流动儿童的社会适应状况整体良好;2)相对剥夺感对流动儿童的攻击性行为和社会退缩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对亲社会行为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社会支持在相对剥夺感对流动儿童的攻击性行为和亲社会行为的影响之间起着显著的部分中介作用,在相对剥夺感对社会退缩行为的影响之间起着显著的完全中介作用;3)群体认同在相对剥夺感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之间起着显著的调节作用,高的内群体认同可以增强相对剥夺感对亲社会行为的负性影响。该部分研究拟回答的问题是:相对剥夺感对流动儿童外显的城市适应的影响如何?其内在作用机制是什么?第四部分主要关注相对剥夺感对流动儿童内隐社会认知的影响及其机制。实验一采用经典的IAT范式和量表法,考察相对剥夺感对流动儿童内隐群际偏好、内隐自尊及内隐攻击性的影响,并验证内隐群际偏好与外显群际偏好、内隐自尊与外显自尊以及内隐攻击性与外显攻击性是否会发生分离。结果发现:流动儿童的内隐群际偏好与外显群际偏好、内隐自尊与外显自尊以及内隐攻击性与外显攻击性均发生显著分离,高相对剥夺水平流动儿童的内隐外群体偏好水平显著高于低相对剥夺水平的流动儿童,内隐自尊水平显著低于低相对剥夺水平的流动儿童,而在内隐攻击性上高、低相对剥夺水平的流动儿童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实验二针对实验一的不足,进一步考察触发情境因素(包括利益相关情境和利益无关情境两个水平)在相对剥夺感对流动儿童内隐社会认知的影响中是否起着调节作用。结果发现:触发情境对相对剥夺感与流动儿童内隐群际偏好、内隐自尊以及内隐攻击性之间的关系均具有调节作用:在利益相关情境下,高相对剥夺水平流动儿童的内隐外群体偏好和内隐攻击性水平显著高于低相对剥夺水平的流动儿童,而内隐自尊水平显著低于低相对剥夺水平的流动儿童;在利益无关情境下,高、低相对剥夺水平流动儿童的内隐外群体偏好、内隐自尊以及内隐攻击性水平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该部分研究拟回答的问题是:相对剥夺感对流动儿童内隐社会认知的影响如何?内隐机制与外显机制是否存在差异?本研究以流动儿童的相对剥夺感为全文的逻辑主线,四个实证研究部分是建立在系统的文献回顾和充分的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探讨流动儿童相对剥夺感的发展特点、影响因素、外显作用机制及内隐作用机制问题,得到一些较有价值的结论:(1)流动儿童的相对剥夺感总体处于中等水平,且呈现出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升高的发展趋势;(2)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学校班级环境等环境因素以及心理控制源、歧视知觉等个体因素对流动儿童的相对剥夺感均具有显著的影响作用,且环境因素的影响效应整体上要大于个体因素;(3)相对剥夺感对流动儿童的心理适应具有显著的直接影响,且个人控制感在其中起着中介作用,公正世界信念在其中起着调节作用,类似的,相对剥夺感对流动儿童的社会适应行为具有显著的直接影响,且社会支持在其中起着中介作用,群体认同在其中起着调节作用;(4)高、低相对剥夺水平的流动儿童在内隐社会认知上存在显著的差异,且触发情境因素与相对剥夺感的交互作用对内隐社会认知的影响效应显著。最后在社会认同理论、社会比较理论和心理弹性理论等理论框架下对本研究结果展开了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