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菼诗歌研究

来源 :苏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hong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韩菼,在清初文名显赫,其诗名亦不落于文后。作为清初江南著名文化世家的一员,他不但继承了家族之诗文传统,而且将之发扬光大。在清初之诗坛上形成了自己独特之风格。充分评价韩菼的地位与影响,对研究以韩菼为中心的云东韩氏以及江南名门望族之发展,进一步弘扬苏州文学,发展地域文化具有不可忽视的实践意义。本文主要讨论韩菼诗歌创作等内容。按“知人论世”的原则,考察韩菼作为一个现象的出现背景、成因以及演进。其次运用“历史和比较”的方法,力求将文本与研究结合,综合考察,突出重点。第一章《云东韩氏家族及其崇文传统》略述韩氏家族之佑文特色、家族诗学传承,由此管窥江南文化世家之风貌,并揭示韩菼步入京城为宦之家族原因。第二章《韩菼的生平与交游》主要讨论韩氏家学门风在韩菼身上的延续及其宦游官海起伏人生。看其家族文化如何被韩菼继承并发扬光大,及在官宦生涯中,韩菼是如何起起伏伏却又淡定自处的。第三章《韩菼的诗歌理论》力求从韩菼诸多文论中将诗论抽离,展现他在诗歌创作上的主张。从诸多文本中分析得出,韩菼在诗论方面紧紧跟随当时主流诗歌风尚,追求真情、崇尚真诗,根于经史、引经据典,穷而后工等诗歌理论,都是其所坚持的。第四章、第五章为《韩菼诗歌的内容》与《韩菼诗歌艺术特色》。韩菼为康熙朝重臣,深得康熙帝之信赖,远离家乡久居京城。所以在诗歌内容方面,韩菼赠答诗、咏怀诗、文会诗与行旅诗较多。且在诗歌风格上表现出平淡雅正、崇真重实、因情设题目等特色。
其他文献
日本詩括,自其誕生之初,便舆中國詩括以及中國詩歌有着不解之缘,输其髓裁,囊自中國詩括,输其内容,又以中國話歌作為評論封象,所不同者,僅在其為異域人士害冩而已。亦惟其害冩
<正>BB霜大热,不用就不IN!但要是用错了,更是彻头彻尾的奥特曼(OUTMAN)也许你会说,不就是一瓶乳霜吗?能错到哪儿去?Well,那么请你告诉我,BB霜为什
期刊
1959年5月27日,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简称《梁祝》)在上海首演。那时的中国还处于"大跃进"的激奋年代,这首由上海音乐学院的青年学生创作的乐曲,从此在国内外广为
现存的闽浙木拱桥与宋代的汴河虹桥存在着结构上的相似性,但其技术经过很大的改进,流传范围广,延续时间长,适应性较强,表明其体系相对独立,可能有着自己的发展脉络。
纸基微流控技术自2007年问世以来,发展迅速,可用于健康诊断、环境监测和食品质量分析等诸多领域。重点介绍纸基微流控装置的制造方法、主要应用、发展需要突破的瓶颈以及未来
东北财经大学企业战略与社会创新研宄中心(DUFE Center for Corporate Strategy and Social Innovation,简称CCSSI)经东北财经大学批准,依托工商管理学院的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平
目的探讨奥氮平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62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奥氮平组和利培酮组,治疗8周,并于入组前,治疗后第2、4、6、8周采用阳性与阴
杨载是有名的“元诗四大家”之一,在“四大家”中,以往人们对他的关注相对较少。在“举世宗唐”诗学风尚的元代,杨载作诗讲究法度,尝与人论作诗之法,在学唐格调方面为人所称
本文主要是以萧乾的小说集《篱下集》和《栗子》为考察中心,通过这两部小说集的创作,从生存现象学角度,结合萧乾自身的生存经历、思想接受、社会环境等,来分析研究他是如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