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从历史与现实两个层面展现了贵池天主教的在地化过程。
建国以前贵池的教会通过办学校、诊所这样的信仰实践方式与社会产生联系。在这个实践过程中,信仰体系得到了传承,也是天主教全球化与在地化形式上的统一。建国以后,天主教采用了两种策略方式去实践信仰体系:一是通过参与到政治体制中去以实现自己的生存;二是出现地下派通过对抗政府来保持信仰。但这两个方式发生了冲突,从而造成了三种层面的分裂,首先是中国天主教与普世教会的分裂,其次是爱国会与地下教会的分裂,最后是教友及神职人员本人认识层面的分裂。这也导致了天主教会内出现了一些问题。
在现在的贵池,教会渐渐又回到了纯仪式性的实践中去,并坚持以教会为主体与其他团体进行合作。其步骤首先是恢复并保证最低限度的宗教活动、按教会的规定去施行仪式;其次是积极谋求建立新教堂从而实现社会空间上的回归。但回到社会并不是宗教最终的目的。天主教的目的不是融入社会而是实现地方社会的“基督化”。
在本文中,笔者持“文化实践”的观念去看待天主教的在地化过程,并从天主教的信仰实践中重新审视“实践”的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