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慈善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它内在的包涵着慈爱、仁慈、善良、友爱的精神;慈善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更是缓解社会矛盾、推进社会公平、增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力量。2016年,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里,明确地提出支持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发展,健全以扶老、助残、爱幼、济困为重点的社会福利制度,大力支持专业社会工作和慈善事业发展,健全经常性社会捐助机制。新世纪新阶段,为了推动当代中国慈善事业的健康发展,培育社会公众的慈善意识,引导公众树立慈善理念,参与到慈善事业中去,需要我们从理论上研究慈善的基本内涵与特征,回顾中国慈善事业的发展历程,了解中国共产党为了促进我国慈善事业的发展所做出的努力,以及探究未来中国慈善事业的发展路在何方。因此,本文主要分成了四个部分进行论述:首部分为绪论,概括论述本文的选题意义、研究背景及主要研究思路。第二部分,解读了慈善与慈善事业的基本概念和特征,阐述了中国共产党慈善思想的发展历程,概述了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在慈善思想研究方面获得的最新成果;第三部分,结合近几年来我国慈善事业发展过程中的重大社会事件,分析说明了当前我国公众对慈善的关注度不断上升,但与此同时,慈善事业的持续发展仍面临着必须解决的三大课题:强化慈善事业的制度保障、提高慈善领域内公信力、培育和提高现代慈善意识。第四部分,基于当前我国慈善事业的发展现状,提出需要构建中国特色现代慈善观,同时应从完善法制保障、规范慈善组织行为、培育慈善文化的角度出发,铺设未来我国慈善事业的发展之路。最后做出结语,号召全体社会成员树立仁爱、友善、奉献的慈善意识,开拓大众支持、万众参与的慈善事业发展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