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栽油菜与绿肥混种技术研究

来源 :华中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ngch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绿肥是生态农业的重要技术环节,合理地间混作绿肥能够保持主作物正常生产的同时兼收较高生物量的绿肥培肥土壤,有效协调用地与养地的关系。本试验采用大田试验,以冬季绿肥作物与移栽油菜混作体系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油菜和绿肥的生长发育、产量、养分吸收积累,探索移栽油菜混播绿肥的高效生产模式,为我国稻油轮作区耕地培肥、化肥减施等行动提供技术支撑。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箭筈豌豆、光叶苕子、毛叶苕子与油菜混作显著降低了油菜籽粒产量,紫云英与油菜混作能够保证油菜产量,与单作相比差异不显著,同时与紫云英混作显著提高主作物油菜的干物质量和混作系统可还田总有机物质和养分的量,分别提高71.0%、71.0%、14.0~80.6%,利于培肥土壤。  (2)移栽油菜密度10.5万株/ha时,混播紫云英3.75-7.5kg/ha较为适宜,能够在保证混作油菜与单作油菜产量无显著差异的同时,收获一定量的紫云英,利于培肥土壤。当混作系统中紫云英密度大于7.5kg/ha时,油菜籽粒产量显著降低,降幅达16.5%以上,当紫云英密度低于3.75kg/ha时,混作油菜的养分吸收显著降低。当混播系统中紫云英密度为3.75-7.5kg/ha可使混作系统可还田总有机物质和养分的量提高10.6~19.1%、17.8~40.6%。  (3)混播紫云英10kg/ha情况下,油菜移栽密度10.5-12.75万株/ha较合适,能够保证油菜产量的同时收获一定量紫云英培肥土壤。当油菜移栽密度小于10.5万株/ha时,虽然有利于紫云英的生长,但油菜籽粒产量显著减少7.4~17.1%。当油菜移栽密度大于12.75万株/ha时,油菜产量低于移栽密度较低的混作处理,且紫云英收获量显著降低。油菜移栽密度10.5-12.75万株/ha混作紫云英与单作油菜相比还可显著提高混作系统可还田有机物质和养分总量。  (4)当移栽油菜行距控制在33.3-50cm时与紫云英10kg/ha混播,能够保证油菜产量,同时获得较多的可还田有机物质。当油菜移栽行距大于50cm,油菜产量相比单作显著减少了8.6%。  综上所述,在本试验条件下,紫云英是较为适宜移栽油菜混播的绿肥作物。当移栽油菜密度12.75万株/ha,移栽行距控制在33.3-50cm,混播3.75-7.5kg/ha紫云英时,表现出更好的混作优势,在该种植模式下,能够显著提高油菜产量,同时生产部分绿肥,利于培肥土壤,实现油肥双丰收。
其他文献
土壤水分和土壤养分是荒漠植被发育最主要的制约因子,其在大尺度和小尺度均存在空间变异性。于2014年7月,以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为研究靶区,在个体、群落、丘间地三个尺度布
摘 要:延安时期毛泽东政治教育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继承与发展,是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胜利的重要思想武器,是毛泽东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毛泽东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核心战略地位的确立、主要内容的阐述和有效方式的提炼是延安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成功的经验总结。重温这一经验,对加强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尤其是立德树人工作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关键词:延安时期;毛泽东;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立德树人;当
一氧化氮(NO)是一种无机小分子,普遍存在于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细胞内[1,5]。长期以来,人们只知道NO是一种环境污染物,污染空气,形成酸雨,破坏臭氧层,NO对人类的危害引起全球
小学数学教育改革一直处于瓶颈期,数学科目有其自身的独特性,知识点较为庞杂,且相互交织,很难融会贯通,数学解题也是变化较为复杂,通常题目的解题方法也有所不同.因此数学教
堆肥是指利用废弃物中的有机物经生物化学转换,在控制条件下将废弃物中有机质分解、腐熟,使有机物转换成稳定的似腐殖质土的方法。堆肥有改良土壤,成本低廉、养分全且肥效长等诸
湖南植烟土壤有机质区域差异大,但生产中土壤有机质含量不同对烟草生长发育的影响并不明显,为探明原因,本研究在分析湖南植烟土壤有机质区域差异与不同生态区植烟土壤有机氮矿化
土壤微生物量磷既是土壤极其活跃的有机磷库,也是土壤磷素转化的动力。研究土壤微生物量磷的变化特点,对于明确土壤微生物量磷在土壤磷素转化及对作物磷素供应能力等都有重要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