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肝损伤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临床常见疾病,它是多种肝脏疾病共有的一种病理变化,对其及早防治,可以预防肝纤维化、肝硬化、甚至肝癌的产生。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目前对免疫性肝损伤的发病机制已经有了大量的研究,对治疗也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发现许多中药及其制剂具有其独特性和优越性。肝损伤的中医病因病机多种多样,但均涉及肝失疏泄。而肝脾在生理和病理上都密切相关。本课题通过实验研究探讨健脾法、硫肝法以及健脾疏肝法三种方法对ConA诱导所致免疫性肝损伤的影响,比较三种方法对ConA致小鼠免疫性肝损伤保护作用的疗效,探讨疏肝健脾法对免疫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为肝损伤临床治疗用药提供思路及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建立刀豆球蛋白A致小鼠免疫性肝损伤模型,运用生化检测、分子生物学等研究方法,研究四君子汤、四逆散、四君子汤与四逆散合方对免疫性肝损伤小鼠的肝功能损伤的影响机制,进而探讨对比疏肝法、健脾法和疏肝健脾法对ConA致小鼠免疫性肝损伤保护作用的疗效。结果1、疏肝法组、健脾法组、疏肝健脾法组的ALT、AST水平均低于模型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疏肝法组与健脾法组间无统计学意义,而疏肝健脾法组与疏肝法组、疏肝健脾法组与健脾法组间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疏肝健脾法的小鼠肝组织ALT、AST水平均低于疏肝法组及健脾法组。2、疏肝法组、健脾法组、疏肝健脾法组的MDA水平均低于模型组,对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疏肝法组、健脾法组、疏肝健脾法组间无统计学差异。3、疏肝法组、健脾法组、疏肝健脾法组小鼠的肝组织的GSH-PX水平均高于模型组,对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疏肝法组与健脾法组间无统计学差异,而疏肝健脾法组与疏肝法组、疏肝健脾法组与健脾法组间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且疏肝健脾法的小鼠肝组织GSH-PX水平均高于疏肝法组及健脾法组。4、疏肝法组、健脾法组、疏肝健脾法组小鼠的肝组织的SOD水平均高于模型组,疏肝法组VS模型组P=0.215,健脾法组VS模型组P=0.375,疏肝健脾法组VS模型组P<0.01。提示疏肝健脾法与模型组间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疏肝法组与健脾法组间无统计学差异,而疏肝健脾法组与疏肝法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疏肝健脾法组与健脾法组间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且疏肝健脾法的小鼠肝组织SOD水平均高于疏肝法组及健脾法组。结论1、刀豆蛋白A (ConA)致小鼠免疫性肝损伤模型有效。2、疏肝法、健脾法、疏肝健脾法可有效的降低AST、ALT活性,抑制肝损伤小鼠肝组织MDA含量,提高受损肝脏中GSH-PX, SOD的含量,且疏肝健脾法对比单一的疏肝法或者健脾法疗效更佳。采用疏肝健脾的治疗方法具有其合理性以及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