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性大学新生入学适应性研究——醉自由及其解决之道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23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入象牙塔,开始面对全新的生活,同学们都会有一个适应期,这个适应期一般持续两个月左右,即所谓的“新生墙”。能否在这段时间内调整心态,尽快适应新环境,对于同学们的大学学习生活乃至整个人生都是非常重要的。根据调查,接近80%大学新生遇到新生墙会产生心理、生活、学习等方面的适应不良。这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同学,从紧张的高中生活突然进入到松散的大学中,其学习生活缺乏有力的监督,又缺乏正确的方向指引,整天无所事事,不求上进,沉溺宽松的大学环境带来的自由而不法自拔,即所谓的“醉自由”。该种现象在地方性高校中表现尤为突出。地方性高校中的大学生,学习基础较差,自律能力较差,进取心较部属高校严重偏低。所以,地方性高校成为滋生“醉自由”现象的温床。   产生“醉自由”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醉自由”现象是应试教育的必然产物。学生由紧张的应试教育环境下的高中突然升入宽松的大学环境,身心松弛下来也是很正常的一种现象,一张一弛,符合生理、心理需要;其次,高校扩招带来的负面效果。高等教育扩招,导致学生素质良莠不齐。高校的宽松环境,没有对那些素质差的学生防微杜渐,以致导致“破窗”恶果;第三,社会发展,诱惑增多——特别网络虚拟游戏吸引了大批的学生。考上大学,便意味着告别了紧张而枯燥的中学生活,拥有了更多的自由时间。网络作为最大的消费娱乐场所,受到广大学子们的青睐,特别是网络游戏。现在的网络虚拟游戏,越来越人性化,场景越来越美轮美奂。很多的学子,沉溺其中,不能自拔;第四,家庭、社会的压力及期望值降低。一般人的眼中,大学生仍是所谓的天之骄子,考上大学便意味着成功的保证。因此对于广大学生来说,大学便是传说中的彼岸、圣地,一旦成功进入大学,便达到了社会及家庭的期望,至于大学里怎么表现,那就是另外一回事。这种巨大的心理满足能使一些意志不坚定的学生懈怠,失去进取心,从而沉溺于自由的大学天堂;第五,对大学严重失衡的心理情绪。满怀希望跨进大学校门。可理想与现实有着不可逾越的差距,加之我国的国情和近年来高校的不断扩招,使得本就不堪重负的高校后勤体制近乎崩溃。这样一种现状导致了严重的心理失衡,不能很好处理恶劣的环境与自身的追求的关系,一部分人便抱着是大学“负”了自己的心理状态,不思进取,得过且过;最后,当代大学生的特质:80、90后的年轻人,他们崇尚自由、特立独行,遵从“新新文化”,追求个性张扬或物质利益最大化。独特的价值观决定了这样一批人反主流,反传统,从而落入“醉自由”的窠臼。   “醉自由”严重影响当代大学生的求学。为了防微杜渐,社会、学校、个人应该三管齐下,从根本上扼杀“醉自由”现象于摇篮中。   对于个人来说,首先应该从小树立远大的理想与抱负,培养坚定的意志品质,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其次,为了避免这种不必要的情绪产生,还应该明确方向的重要性;第三,建立完善的心理应对策略。对于高校来说,首先是要加强管理工作的力度:其次高校要开展广泛的就业导向,实行大学进校时就分流:基础好的,可以让其进一步的深造,考研、读博,基础一般的则强调专业知识、技能的掌握;第三是多方位的开展职业技能方面的培训,充分利用大学生平时的休闲时间,为将来的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第四,施加恰当的奖惩,巧用“蝴蝶”效应和“从众”效应;最后,高校还应该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机构,对新生的心理适应不良进行全面的指导与帮助。对于社会来说,首先要为高等教育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其次,社会要为高等教育创造更多、更好的就业机会;最后,社会要为高等教育提供强大的舆论导向,将这种“醉自由”的苗头扼杀在摇篮中。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的全面实施及全国人民健康意识的提高,近几年,广场舞在全国迅速发展起来,它不仅是城市市民锻炼身体的主要活动方式之一,也逐渐成为农村中老年
随着课程研究范式从“开发”转向“理解”,课程研究领域呈现出多元开放的局面,持有不同价值取向的课程研究者通过从不同的社会人文学科中吸收的先进理念与方法对课程这一人文
语文教育界关于语文学科性质与教学目标的定位一直是众说纷纭的论争焦点之一,继语文新课标标举“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后,开始逐渐摆脱长期垄断语文教育界的“工具论”思想的
人类要实现与动态环境的互动,必须具备从新异角度识别物体或场景的能力。研究者们对人类视觉系统的这种能力做了大量研究得出了两种基本的认知理论模型—-结构描述模型(Struc
课程实施是课程改革的重要阶段,想要成功推进课程改革,必须深入地研究课程改革方案的实施过程,以对方案进行及时调整、修订和完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于2001年9月进入实施
教学效能感与成就动机是构成教师素质的核心要素。为了了解中小学音乐教师的教学效能感、成就动机的特点及影响因素,并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本研究采用《教学效能量表》和《成就
本研究从四个方面,包括大学课程政策、大学课程理论、大学专业设置以及大学本科课程结构,按照三个阶段,即恢复与调整阶段(1978年-1984年)、积极探索与尝试阶段(1985年-1992年)、
群体参照效应是记忆的一种优势效应,即记忆材料与自己所归属的群体联系时,记忆的效果显著优于与其他群体相联系的现象。记忆群体参照效应自2002年被发现以来,正处于新兴和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