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生体育学习能力的城乡差异研究——以山西省为例

来源 :山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xiang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公平是当今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逐步缩小城乡之间的差异也是社会面临的热点问题。随着人们终身体育思想的不断深化,人们意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尤其是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习惯,树立其体育学习的意识,从而发展学生的体育学习能力。通过对体育学习能力的构成、特点、影响因素和培养策略的研究,为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缩小城乡差异理论和实践提供依据。  本研究主要以学生体育学习能力城乡差异为主线,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进行研究,对山西省城区和乡镇的高中进行了实地访谈和问卷调查,旨在全面分析山西省高中学生体育学习能力城乡差异的研究。  研究结果显示,山西省城乡高中学生体育学习能力存在明显差异,城区高中学生的体育学习能力明显优于乡镇学生的能力。主要表现在体育学习动机、体育学习策略、体育学习自我管理能力和体育学习环境四个方面的差异。教育公平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研究城乡学生学习能力差异对教育更好更快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针对调查研究结果提出下面六点建议:(1)缩小城乡教育差异,实现教育公平依然是政治经济改革的重点,教育资源的合理分配,师资力量的增加,教育政策倾向性,完善教育制度,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都有利于改变这种现状。(2)教师深入研究学生,了解学生的运动需求、兴趣,创设条件使学生的运动需求得到满足,激起学生体育学习动机。在活动中使学生获得成功体验,训练良好的自我效能感,并且针对行为结果进行正确归因教育。(3)教师通过各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运用学习策略的能力,依据教学内容教师采用恰当的教学模式,指导教学模式、程序化训练模式、完形教学模式、交互式教学模式、合作学习模式等都是新课程改革倡导的新型教学模式,采用适合的教学模式,切实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4)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是发展体育学习能力的重点,教师不论是在课堂教学或者是在课外时,都重视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学习态度,自主独立的学习方式,自觉的形成体育锻炼良好习惯,优良的意志品质,清晰的自我认知和积极的自我评价的意识。(5)学校、社会和家庭要努力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学校组织形式多样的课外体育活动,提高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社会建立完善的教育制度,切实改变教育资源分配不平衡的现状;和睦的家庭氛围是学生学习的基本保证。(6)组织以学校教育为主导,借助社会教育的力量,以家庭教育为根基的良好教育合力。三个教育力量相互协调、密切配合、互相监督,形成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核心的教育力量。
其他文献
新教师阶段是每一个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经阶段,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一个关键时期,地理新教师同样要经历这样一个既痛苦又具决定性的阶段。回忆自己的成长经历,虽然也了解过一些关于
以互联网为核心的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正在从根本上改变着人们的生存方式和学习方式。教育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策略等各个环节都
键盘输入是目前最为通用的文字输入手段。汉字作为表意文字,以“形”加工为主。但汉字键盘输入,尤其是拼音输入法,则强化了对汉字“音”的加工。因此,在键盘输入过程中,可能
儿童是永恒的,自人类诞生之同起,儿童就一直客观地存在。然而,尽管客观地存在,但其独立存在的意义与价值,独立的人格以及独特的精神,儿童之于民族、国家的重要意义与价值并未
农村体育是农村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当中是不可或缺的,而占据一半人数的农村女性在农村体育建设中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随着社会的不断变化,农村女
目的:观察运动对高血压大鼠血清脂联素、肿瘤坏死因子-α、胰岛素抵抗及内皮素的影响,探讨适宜运动对高血压及并发症的防治及其作用机制,为高血压及其并发症的防治提供理论依
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随着教育改革的逐步推进,体育教育事业进一步发展迫在眉睫,学生的学习不仅仅是对动作技能的熟练掌握,更应该是在掌握技能的基础上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建国以来,中等师范学校主要经历了三个发展时期:建国初期的改造与整顿、“大跃进”与“文革”时期的“教育革命”、改革开放时期的发展与转型。   建国初期,国家在改造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