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互联网为核心的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正在从根本上改变着人们的生存方式和学习方式。教育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策略等各个环节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网络教育正逐渐成为现代教育发展的方向。而在以“学”为主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推动下,基于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CSCL),实际也是一种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协作学习正广泛地运用在一个又一个具体实例中,并不断的发展和完善。然而,尽管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在理论研究领域和教育实践领域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国内大部分研究者还不明确在这特殊的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具备了何种学习特征,他们怎样进行协同知识的建构、学习内容呈现的有效性、以及怎样衡量学习者知识建构的深度。本研究在这个背景下,致力于探索如何从学习者学习过程的痕迹中研究此种学习模式的质量,给期待改善CSCL学习质量的教师和研究者提供参考。首先,本论文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研究及具体教学实践的体会,借助协同知识建构基本过程模型,从CSCL教学的国内外发展现状和趋势、协作学习的教学理论基础和基本构成等几方面对基于社会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及其相关理论的CSCL学习过程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影响CSCL质量的相关要素,重点分析了CSCL中的交互质量和认知质量。在本文的第三章中,通过参考并比较目前教育技术领域著名的CSCL相关评价模型,提出了具体的CSCL质量评价指标。接着,本论文结合具体的质量评价指标,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和内容分析法对一具体实例——湖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二年级学生的《教育技术学》网络课程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分别给出了实例中学习者同步讨论和异步讨论的情况,着重从认知深度和交互深度两方面衡量CSCL质量。同时,对本文中得出的某些结论和假设,通过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得到进一步证实。最后,论文的末尾给出了一些研究结论和对提高CSCL质量的建议,为本文的后续研究方向做出了进一步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