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奖励是教育过程中一种必不可少的激励手段,它对小学生的成长扮演者重要的角色。一个合乎情理的奖励不仅可以促使受奖学生良好行为的重复和继续,而且还会促进未得奖励的学生向受奖学生学习,甚至改正不良行为。奖励的实施包括奖励者、受奖者、奖励物、授奖情景四方面,其中奖励者是实施奖励的主体,是奖励策略的采取者和运用者,是研究奖励策略的核心。本调查以小学教师为研究主体,自编“小学教师奖励策略的调查问卷”,旨在调查当前小学教师对奖励的看法及使用现状,问卷贴近教师生活,从实际教学的方方面面入手,随机选择200名小学教师进行调查,回收问卷192份,其中有效问卷188份。问卷从以下九个维度即奖励的认识、奖励的目的、奖励的频率、奖励的时机、奖励的效果、奖励的对象、奖励的方式、奖励的公平及奖励的规则全方位系统的分析了当前小学教师的奖励策略,发现目前小学教师的奖励存在五大特点:一是,小学教师普遍认为教育中的奖励比惩罚更有效;二是,多数小学教师看重奖励对促成学生良好行为和激发学生兴趣的功效;三是,八成以上小学教师对自己奖励行为的效果比较满意;四是,七成以上小学教师关注奖励的时机;五是,五成以上的教师愿意自己出资为学生准备奖励。研究还发现了一些小学教师奖励实施策略中的问题:第一,奖励有失公平,性别偏向严重;第二,过度关注学习成绩,忽视学生全面发展;第三,在奖励中,教师对学生个体差异的关注度不够;第四,公开奖励的方式使用过多;第五,教师的奖励缺乏清晰、明确的规则基础,且实施中易受个人情绪的影响。本文在分析上述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后,提出了一些有效的奖励策略:一是、把公平作为小学教育中奖励实施的首要前提;二是,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小学教育中奖励实施的核心目标;三是,把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作为小学教育中奖励实施的重要着眼点;四是,应当特别关注学生的内在动机,注重发挥奖励的集体教育功能;五是,决不能把教师的个人好恶或情绪体验作为小学教育中奖励实施的依据。六是,在小学教育中要把奖励与惩罚有机结合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