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劳动合同违约金问题是我国劳动合同立法和适法过程中的重要问题。现实劳动关系中,违约金条款被大量适用,有关违约金的劳动争议大量涌现,由于用人单位的强势地位,长服务期、高违约金额的劳动合同屡见不鲜,导致劳动者承受巨额违约金的情况时有发生。因而,劳动合同违约金理论和制度的全面构建,对于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和用人单位的自由经营权、财产权,促进劳动关系的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的目的正在于通过对劳动合同违约金法律适用的相关法规和研究的梳理,根据比较分析、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劳动合同违约金的内涵、法律性质、适用范围及立法建议进行归纳、比较和分析,从而提出针对性的观点,以期能构建出相对完善的劳动合同违约金制度体系。本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前言。简要介绍研究劳动合同违约金的背景和实践意义,引出本文写作的目的。第一章为劳动合同违约金的内涵和性质。主要研究劳动合同违约金的内涵、法律性质以及其存在的法理基础。本文认为劳动合同违约金的内涵概括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劳动合同中约定的,一方当事人不履行或不适当履行劳动合同时,向另一方支付的一定金额。第二章为我国法律法规关于劳动合同违约金的规定。主要梳理和研究《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及其实施条例对劳动合同违约金规定的立法模式和特点。本文认为我国现行的《劳动合同法》及其实施条例对违约金采用了一般禁止、特殊允许的限制型立法模式。第三章为现行行政法律法规关于违法所得的规定及存在的不足。通过对现行法规对违法所得问题的立法现状的概览,阐述其存在的问题以及造成的危害。本文认为我国劳动合同违约金法律适用在服务期违约金规定、竞业限制违约金、违约金数额及用人单位违约金适用等四个方面存在不足。第四章为完善我国劳动合同违约金制度的思考与建议。此部分为建议部分,主要阐述了对服务期违约金、竞业限制违约金、违约金数额、用人单位违约金等方面规定的完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