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应用CT三维重建辅助,精准建立高效安全PCNL手术通道的手术方法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018年1月至2020年5月因尿路结石入院,经影像学检查确诊为肾结石和输尿管上段结石需要进行PCNL手术治疗的患者,按纳入排除标准对患者进行筛查。共选取符合纳入条件的175例患者,术前均分别行CT胸腹部薄层扫描和增强扫描。将CT扫描后的图像传输至CT图像后处理工作站,对图像进行三维重建。通过对结石、肾集合系统进行三维影像重建,得到结石与肾集合系统及输尿管上段的三维影像以及肾脏和邻近器官的横断面、矢状面、冠状面的二维影像。在集合系统三维成像的后面观,根据结石的部位与肾集合系统的关系,选择最容易到达结石或覆盖结石范围最大的肾后盏作为目标肾盏,在目标肾盏穹窿部中央的横切面、矢状面影像分析目标肾盏与邻近器官的解剖关系。在通过目标肾盏穹窿部中央、与目标肾盏轴向一致的CT层面(横切面、矢状面、斜切面)上,标记目标肾盏的投影点,根据设计的手术路径,通过CT工具测量确定穿刺目标肾盏的皮肤进针点、进针角度和进针深度,后在C臂X线引导下,将术前对目标肾盏的确定、手术通道及穿刺路径的设计运用在PCNL手术中,建立安全、高效的手术通道。术后对175例患者的围术期数据进行统计,按改良后的Clavien分级方法,系统评估手术通道的建立及临床的应用,术后通过造瘘管的CT增强扫描行三维影像重建对手术通道进行一致性评价。[结果]175例肾结石和输尿管上段结石,术前均采用CT结石、肾集合系统三维影像重建辅助对手术进行规划,完成了目标肾盏和手术路径的准确选择,术中在C臂X线引导下实施了目标肾盏的精准穿刺和手术通道的安全建立。共建立手术通道198个,其中单通道153例,双通道21例,三通道1例。手术时间24-190min,平均87.6±38.8min,碎石清石时间最长120min。无手术通道建立失败病例。无因术中出血终止手术或中转手术病例。一次PCNL总无石率(SFR)82.3%(n=144),其中输尿管上段结石一次手术无石率100%(n=17),肾盂结石一次无石率 96.8%(n=31)。二次PCNL手术17.1%(n=30),术后三月总无石率9(0.9%(n=159),其中输尿管上段结石无石率100%(n=17),肾盂结石无石率100%(n=69),肾盏多发结石总无石率92.1%(n=69),部分鹿角形结石无石率87.5%(n=28),完全鹿角形结石无石率73.7%(n=14)。术后54例患者行经皮肾通道CT增强扫描,CT肾集合系统三维成像显示,54例(100%)均按术前的设计实现了目标肾盏的精准穿刺和手术通道的安全建立。术后血红蛋白平均下降1.44± 1.32g/dL。术后体温>38℃共24例,占13.7%,脓毒血症1例,占0.57%。无输血及需要动脉栓塞病例,无邻近器官损伤病例。[结论]通过对结石和肾脏集合系统的CT三维重建辅助,可帮助手术者在PCNL术前充分了解结石的大小、分布以及各肾盏的解剖结构,准确选择目标肾盏和设计安全的手术路径,完成穿刺目标肾盏皮肤进针点、穿刺角度和穿刺深度的确定。结合术中C臂X线引导,实现手术通道的安全建立,最大程度提高PCNL的清石率和避免出血、邻近器官损伤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减少了手术通道的数量,有效缩短学习的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