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知识改变命运”,李嘉诚的一句话不仅激励了中国千万寒窗苦读的少年,也成为了知识经济时代一枚不灭的印记。然而,在我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但人力资本积累严重不足的国家,单一的知识考核方式使得大多孩子还牙牙学语时就已走上了为“高考”而战的道路。每年的6月7日,是社会最齐心协力的日子,为高考加油成为了每位中国人民心中最大的心愿,因为他们深知“一考定终身”所带来的压力和艰辛。同时,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家庭对教育的需求已经从最初的“有学上”变成了“上好学”。大部分家长对于教育的期望是孩子走上社会后能找一份好的工作。在目前的工作环境下,大学文凭依然是找工作的敲门砖。要上好的大学,就必须上好的高中,初中,进而小学甚至是幼儿园,现在对优质教育的寻求已经从高等教育一直延伸到了学前教育。“再苦也不能苦了孩子,再穷也不能穷了教育”的传统观念,也让教育支出成为了家庭消费的重头,据新浪教育频道联合全球领先的研究机构拓索发布的《2012中国家庭教育消费白皮书》显示,“教育消费”要占到中国社会中坚阶层家庭收入的1/7,并且该比例预期将持续增长,而家庭收入较低者对教育的投资占比反而越高。同时调研发现,“择校费”仍然以不同的收费形式存在,并在家庭教育消费支出中占有较大比重,交纳“择校费”是家庭必须承担的代价,是家长不得不做出的选择。调查数据显示,40%的被访者表示曾交纳过择校费,在家庭教育消费支出中占有较大比重。50%以上的家庭认为,交纳“择校费”是家庭必须承担的代价,是家长不得不做出的选择。择校费的背后一方面是对教育投入的不足,而另一根源则是优质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尤其是校际差异非常大。所以在公共财政体制下,研究教育服务提供的校际差异,并通过具体调查对差异进行深度解读,从而为教育资源配置、教育体制改革提出建议,这不仅助于有效地解决民生问题,同时也有助于实现教育、人力资本积累以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下的经济增长三者良性循环机制。本文基于浙江省杭州市实际情况,采用调查研究方式,以浙江省杭州市主城区9所普通高中为研究对象,高中教育服务提供校际差异为研究目标,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首先,从整体上描述杭州市高中教育服务提供现状,分别从高中教育硬件服务和软件服务两大方面入手,通过杭州市高中教育相关政策和文件以及杭州市教育局高中教育处孔处长的访谈内容分析总结杭州市高中教育服务提供现状。其次,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所得资料、数据处理后,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综合评估高中教育服务校际差异,得出其具体差异,并重点分析显著差异;最后,得出结论并对高中教育服务提出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