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自支撑碳纤维电极的制备及电催化还原二氧化碳性能研究

来源 :深圳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ng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可再生能源作为电驱动将CO2电化学还原(CO2RR)为低碳燃料或者其他化学物质,不仅可以降低大气中CO2的浓度,还能缓解能源短缺的问题。由于CO2具有较强的热力学稳定性,一般需要使用催化剂才能将其活化利用,因此寻找高效的CO2电还原催化剂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之一。国内外科研人员在此领域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优秀成果。然而,目前已报道的CO2电还原催化剂,绝大部分是粉末化结构,需要使用Nafion、PVDF等胶黏剂将其制作成可用的电极。在这一过程中,胶黏剂可将大量的电子、离子与气体传输通道封堵,一方面降低催化剂的导电性,另一方面将催化活性位点包覆在催化剂内部,减少了能够参与CO2电还原的有效活性位点数量,进而降低了催化活性。因而引入具有自支撑结构的催化剂,对于推动CO2电还原的理论研究与实际应用,均具有重要的意义。另外,大部分的CO2电还原催化剂,仍使用H型电解池进行性能测试,CO2在水溶液中的溶解度较低,而H型电解池缺乏特殊的气体扩散层,极大地限制了整体反应的速率,使电流密度难以达到商业化应用的要求(>200 m A cm-2)。为实现商业化CO2RR,新型CO2RR反应器件的设计正逐步成为研究热点。鉴于此,本论文的研究内容集中于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合成一系列碳基自支撑电极和“气体扩散层/催化剂层”为一体的气体扩散电极(GDE),并对其在电催化CO2还原的应用中进行系统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将嵌入铂纳米粒子的氮掺杂碳纳米纤维直接电纺到柔性碳布上,一步成型得到Pt-NPs@NCNFs@CC复合材料,无需胶黏剂可直接作为CO2RR工作电极。该材料的活性物质Pt-NPs@NCNFs与碳布基底紧密接触,而不容易从碳布上脱落。同时,Pt-NPs@NCNFs交叠形成的网络结构,保证充足的电解质进入活性位点,降低接触电阻。通过对比试验发现,NCNFs上嵌入均匀的超细Pt-NPs与吡啶氮物种共存可以高选择性将CO2电还原为甲酸。在-0.5 VRHE电位下,甲酸的法拉第效率可达91%。在30 h长时间电解后,电流密度保持在40 m A cm-2左右,展示了Pt-NPs@NCNFs@CC材料良好的稳定性。(2)利用静电纺丝技术构建了一种自支撑、交联和高产率的Co单原子掺杂的多级孔碳纳米纤维(Co SA/HCNFs)材料。得到的材料是独立完整的薄膜,直接用于CO2RR的性能测试。Co SA/HCNFs贯穿的多级孔结构,可以增大电化学活性面积,暴露更多的活性位点,提高单原子活性位点利用效率。同时,多级孔的存在增大CO2的吸附量,导致催化剂表面上富集更多的CO2,有利于CO2的活化与还原。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表明,由N原子锚定Co单原子形成的Co-N4结构是电催化CO2还原的主要活性位点,能高选择性将CO2转化为CO。在H型电解池中,Co SA/HCNFs可在较宽的电位范围内将CO2高效还原为CO,在-0.6 VRHE电位下,CO的法拉第效率高达97%,这是迄今为止单原子催化剂报告的最佳结果之一。此外,Co SA/HCNFs在-0.9 VRHE电位下持续电解50 h,电流密度保持在65 m A cm-2左右,衰减程度可忽略不计,表明其自支撑结构优异的稳定性。(3)设计合成了一种易于大规模生产的柔性自支撑Ni单原子掺杂的多级孔碳纳米纤维膜(Ni SA/PCFM)材料。Ni SA/PCFM具有三维互联的纳米纤维和多级孔的结构,同时有大量的Ni单原子被锚定在碳纳米纤维上,显示出优异的CO2RR催化活性。在传统的H型电解池测试中,Ni SA/PCFM在-0.7 VRHE时产生CO的法拉第效率高达96%。此外,Ni SA/PCFM具有优异的机械强度和柔韧性,结合均匀锚定在碳纳米纤维上的Ni单原子,形成一种气体扩散层与催化剂层为一体的结构,提供了一个动态稳定的三相界面,极大的提高了反应的电流密度,实现高效的电催化CO2还原。将Ni SA/PCFM直接用作气体扩散电极在GDE流动电解池上测试,在-1.0 VRHE电位下,CO的部分电流密度高达308.4 m A cm-2,达到商业化应用要求的电流密度。经过了120 h长时间电解后,CO的法拉第效率仍有88%,表现出优异的稳定性。研究发现,基于*COOH中间体的DFT计算提供一个观察Ni单原子活性位点高效性能的分子理解:大量锚定在碳纳米纤维上的Ni单原子形成Ni-N4-C结构,有更小的吉布斯自由能能垒,能高选择性将CO2还原为CO。
其他文献
在污染河流水体中,微生物群落对污染物减量发挥了重要作用,了解细菌群落对不同环境因素影响的时空变化响应,对水环境的监测、保护和恢复具有重要意义。茅洲河位于粤港澳大湾区的现代化都市之间,是我国水域严重污染的典型黑臭河流。黑臭水体中氨氮的去除是黑臭水处理的一项关键指标,利用脱氮微生物的代谢来去除黑臭水体中的氨氮具有经济高效、工艺简单、无二次污染等优点。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Heterotrophic n
植物核苷酸转移酶(nucleotidyl transferase protein,NTP)可以催化核糖核酸(RNA)的非模板性加尾,从而改变RNA的稳定性。拟南芥核苷酸转移酶家族中共有10个成员,其中研究较多的是HESO1/NTP1和URT1/NTP3,且它们的功能也相对较为明确,但是其他8个成员的功能却鲜有研究。本研究首先对拟南芥10个NTP的组织特异性和亚细胞定位进行了研究。通过构建10个NT
现今,计算机视觉领域中目标检测算法主要分为两阶段(two-stage)和一阶段(onestage)两种类型。前者具有优秀的检测精度,但由于其检测速度较慢、部署时模型较大以及对硬件设备有较高要求。two-stage类算法主要在视频分析场景中使用,无法满足实时目标检测追求快速的硬性条件。one-stage类算法在检测精度上稍低于two-stage类算法,但其速度大幅提高能满足实时性需求。但是该类算法对
重金属转运ATP酶(Heavy metal transporting ATPase,HMA)是一种跨膜转运蛋白,一般含有6-8个跨膜片段,属于P型ATPase家族,主要通过水解ATP为金属转运提供能量。HMA蛋白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参与金属元素的吸收与转运,在植物金属转运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菜心属于十字花科芸薹属,是华南地区特色蔬菜,在餐桌上广受欢迎。近年来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各种化学产品的
产甲烷菌是一类能利用简单化合物产生甲烷气体的厌氧菌。广古菌门(Euryarchaeota)目前含有七个产甲烷菌目,其中包括一个新的产甲烷菌类群:Methanofastidiosa(WSA2)。基因组分析等研究发现这类新型产甲烷菌具有独特的甲烷代谢通路以及广泛的生态分布,科学家推测它在全球生态调节以及碳循环中可能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以其高生产力,高生物多样性且是CH4的主要来源备
二十二碳六烯酸(DHA,Docosahexaenoicacid),又被称为“脑黄金”,是含有六个双键的属于ω-3系列的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对人体的多种生理活动具有十分重要的调控和促进作用。人体不能自身合成DHA,必需从外界获取。破囊壶菌Aurantiochytrium,作为一种海洋真菌,因其生长快、油脂含量高,被广泛应用于DHA油脂的生产研究中。本课题以破囊壶菌Aurantiochytrium s
过渡金属硫属化物在地壳中储量大,同时具有较高的HER(Hydrogen evolution reaction)催化活性,因此成为析氢阴极催化剂研究的热点。研究表明,过渡金属硫属化物的催化活性与其暴露出的边缘活性位点的数目直接相关。其中Mo Se2(硒化钼)具有优良的金属性和不同的晶相结构,因此受到了研究者们的重视。一般而言Mo Se2的HER催化活性取决于其暴露的边缘活性位点数目和本征导电能力。理
随着当前世界人口的急剧增长以及水污染问题的加剧,人类面临着淡水资源短缺的危机。太阳能海水淡化是解决水资源危机的有效途径之一。近年来,研究者们提出了一种局部加热太阳能海水蒸发的方法,大大提高了海水淡化的效率。太阳能吸收体是该蒸发系统的关键。本论文介绍了石墨烯气凝胶作为一种太阳能吸收体,其具有较宽且较高的光吸收、低导热系数、优异的机械性能、丰富的毛孔和自悬浮等性质。然而,石墨烯气凝胶本征的疏水性质阻碍
水资源异常数据检测是水资源信息处理和系统决策的关键环节,是取水信息监控系统正常运行的前提,也是推动智慧城市水资源管理与建设的重要支撑。随着物联网、互联网以及大数据技术的发展,水资源系统的信息化进程不断加快,数据的真伪性问题也越来越突出,水资源大数据的异常值检测面临着新的挑战。而传统的异常检测模式多采用人工抽检,效率低且误判率高,无法满足海量取水数据的异常检测需要。因此,研究有效的水资源异常值检测算
电解水制氢技术是目前可持续、清洁制氢的关键技术。然而由于成本消耗过高,工业上利用该技术制备的氢气份额只占到氢气总产量的4%。电解水制氢技术中成本消耗来源之一是电解水的两个半反应—产氢和产氧反应;而向电解水体系中引入催化材料可以改变相关反应能垒,进而有效降低反应过电势,提高能量转换效率。目前,催化电解水产氢及产氧反应活性最高的材料均为贵金属材料,分别为铂基催化剂及铱、钌基催化剂,然而贵金属材料的极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