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压电材料是一种可将机械能与电能相互转换的智能材料。其中,压电陶瓷因具有较高的压电性能,在传感、医学超声成像与水下探测等高技术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传统压电陶瓷多含有有毒的铅元素,对人类与自然环境有不良影响,近年来,钛酸钡(Barium titanate,Ba Ti O3)等无铅压电陶瓷受到广泛关注。随着高技术领域对压电材料需求的提升,压电陶瓷制造呈现出结构复杂化与个性化的发展趋势。数字光处理(Dig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压电材料是一种可将机械能与电能相互转换的智能材料。其中,压电陶瓷因具有较高的压电性能,在传感、医学超声成像与水下探测等高技术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传统压电陶瓷多含有有毒的铅元素,对人类与自然环境有不良影响,近年来,钛酸钡(Barium titanate,Ba Ti O3)等无铅压电陶瓷受到广泛关注。随着高技术领域对压电材料需求的提升,压电陶瓷制造呈现出结构复杂化与个性化的发展趋势。数字光处理(Digital light processing,DLP)增材制造技术的成型精度与效率高,成为了时下复杂结构陶瓷材料制造的研究热点。然而,相对于氧化铝、氧化锆等低折射率陶瓷材料,高折射率的钛酸钡陶瓷对紫外光散射作用强,引起浆料固化深度小、成型耗时长等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文发展了钛酸钡压电陶瓷的DLP增材制造技术,开展了陶瓷浆料组分设计制备、成型工艺参数调控与排胶烧结致密化等工艺研究,提出了高固相含量、低粘度、强固化能力的钛酸钡浆料制备方法及与之匹配的成型和致密化工艺策略,最终实现了复杂结构压电陶瓷的快速成型。具体从以下方面开展了研究:(1)研究了钛酸钡光敏浆料组分与制备方法对浆料固化与流变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单体的折射率越高,浆料固化深度越大、成型能力越强,以丙烯酰吗啉为单体时浆料的固化能力显著提升;随固相含量上升,浆料的固化深度降低、粘度增大,使成型能力下降。提出了固相含量为65~82 wt%的低粘度、强固化能力的钛酸钡光敏浆料制备方法。(2)研究了DLP工艺中的各个重要环节,以制定最佳的成型及后处理工艺。研究了曝光参数对浆料固化能力与打印稳定性的影响,分析整合出了DLP工艺参数选择方法;研究了排胶过程中试样质量与微观形貌的变化规律,拟定了氮气-空气双步排胶制度;研究了烧结温度与浆料固相含量对烧结体形貌、相对密度与压电性能的影响,得到的最佳烧结温度为1330°C、最优固相含量为80 wt%,此时的烧结体具有最高的压电常数168.1 p C/N、相对密度95.32%。(3)对使用本工艺制备的试样进行了性能测试及功能展示。测定了烧结体的介电与铁电性能,在1 k Hz下的相对介电常数达948,介质损耗为0.023;研究了复杂结构钛酸钡陶瓷的制备方法与聚合物填充方法,制备得到了结构复杂、外形轮廓清晰的压电复合材料,压电常数达到59.6 p C/N;最终,使用上述复合材料制备了功能器件,验证了换能用途。本研究设计、制备和表征了高固相含量、低粘度、强固化能力的钛酸钡陶瓷浆料,基于DLP工艺构建了复杂结构压电陶瓷的增材制造方法,为压电换能器的个性化设计制备奠定了理论和实践基础。
其他文献
锂离子电池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商业化,并且迅速应用于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例如通信、医疗、交通等),推动了全球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但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增长,人们对于锂电池的能量密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石墨(理论比容量为372 m Ah g-1)作为负极,搭配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传统商业锂离子电池已经无法满足日益增加的能量密度需求。金属锂作为元素周期表中的第一主族元素,不仅具有高的理论比容量(3860
酚醛树脂具有良好的耐热、阻燃性能、低发烟率、价格低廉等特点,但传统的酚醛树脂固化温度较高、固化速度较慢,固化物脆性较大等问题,制约了酚醛的广泛使用。环氧树脂具有优异的粘接、物理机械性能及电性能,但其耐热性和阻燃性较差。将环氧树脂与酚醛树脂进行共混改性能够更好的发挥各自的优点。酚醛/环氧树脂固化温度较高、固化速率较慢是该共混体系的主要问题。国内外研究结果表明,通过该固化促进剂能够提高树脂体系的反应活
连续纤维增强热塑性树脂基复合材料由于其比强度高、高刚度、高韧性、可重新回收利用的特性而在航空航天、汽车工业、电子、基础设施和船舶工业等领域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对于连续纤维增强热塑性树脂基复合材料而言,热模压成型方式具有其他成型方法所不具有的一些优势,如可快速成型,可较大程度的减少人工操作,成型制件的形状尺寸可较好的满足预期要求等等。目前研究者们已经对连续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热模压成型开展了一些实验
由于酚醛树脂能够在非氧化高温环境中生成较多的裂解碳,因此常被用作耐热材料、耐烧蚀材料的基体树脂。然而在有氧高温环境下其存在热稳定性差,热分解温度低等缺点,这些极大地限制了其在极端环境下的应用。如何提高酚醛树脂的耐热性,尤其是高温有氧环境下的耐热性,是酚醛树脂改性研究的重点。POSS作为一种陶瓷先驱体和纳米杂化材料,有独特的分子可设计性的优点。通过化学官能团设计合成含有酚基的POSS单体,作为一种特
水泥行业碳排放量日益增加,主要归因于作为水泥行业基础原料的普通硅酸盐水泥高钙组分的设计。因此降低水泥熟料中C3S含量、增加C2S含量是降低水泥行业碳排放量的有效途径之一;同时利用γ-C2S自粉化特性制备以其为主要矿物组分的熟料,能够进一步减少熟料的粉磨能耗。本文利用工业钙质与硅质原料,通过设计生料配合比与煅烧制度制备出γ-C2S熟料,并研究其碳化性能,揭示了Fe2O3和Al2O3等杂质对γ-C2S
目前,商业化钠离子电池大多数采用液态电解液,其中的有机溶剂可以提供一个适宜的环境便于钠离子的运输,但由于有机液体溶液的可燃性,会导致钠离子电池存在安全隐患。相比于有机液体电解质,固态电解质通常在热稳定性、安全性和电化学耐久性方面具有多重优势,展现出极大的应用前景。但无论是陶瓷固态电解质还是聚合物电解质都面临着严重的界面问题,因此,针对如今钠离子固态电解质的低离子电导率、高界面阻抗以及繁琐的制备工艺
瓷绝缘子作为高压输电线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主要起着支撑与绝缘的作用。随着国内特高压建设的不断发展,高架线路电压等级不断提高,输电线路的延长以及冰冻、雨水、高温等恶劣气候条件对瓷绝缘子的影响,对瓷绝缘子的机械性能和绝缘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水泥胶合剂作为瓷绝缘子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目前国内的相关研究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绝大部分工厂采用硅酸盐水泥作为瓷绝缘子用水泥胶合剂,但其力学强度已无法
锂离子电池(LIBs)自1991年取得商业化以来,在电子产品、电动汽车以及大规模存储等领域中取得了广泛的应用。但锂离子电池面临着日益严峻的锂资源储量贫瘠、矿产分布不均、生产成本不断上升等关键问题,无法满足未来大规模储能的需求。相比之下,钠离子电池(SIBs)凭借Na资源丰富的矿产储量和易获得的原材料逐渐受到研究者的关注。此外,钠和锂元素具有十分相似的化学性质。在未来的储能领域中,钠离子电池有望替代
锂硫电池(Li-S)作为最具前景的二次电池之一,具有超高理论比容量(1675m Ah g-1)、价格低廉、绿色无污染等优点。但锂硫电池存在正极材料电导率低、体积膨胀高(~80%)以及多硫化物容易溶解在电解液中并导致穿梭效应等缺陷,使得电池容量衰减快,循环性能差。因此锂硫电池的发展及应用被严重限制。本文通过将中空介孔碳分别与硫化锡纳米片和硒化钼纳米片复合来负载单质硫作为锂硫电池正极,来增强正极的导电
随着全球变暖的迅速加剧,可再生能源和绿色能源的短缺严重影响了全球经济。能源方面的累积不足,已引起研究人员的高度关注。探索太阳能电池、超级电容器和锂离子电池等储能设备用以储存水力发电、风力发电等产生的能量。在众多的储能设备中,超级电容器又称为电化学电容器,由于其显著的更长的循环寿命、更高的能量和功率密度、更快的氧化还原反应(充放电)、环境友好性和低成本效益,超级电容器在实际应用中具有极大的灵活性。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