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训一体”有效性的行动研究

来源 :上海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kuf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对教育公平和优质教育需求的不断扩大,教师的专业发展日益受到学校和社会的重视。通过在职教师的培训,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日渐成为教育系统的工作重心和研究重点。笔者所在BS区在“十二五”期间将教师进修学院师训部并入教研室,由教研室承担教研与师训的双重功能,开启了“研训一体”的教师培训模式。面对“十二五”教师培训任务,新教研室如何在培训中发挥“1+1>2”的效果,笔者所在的中学教研室进行了实践探索。笔者通过对文献的研究,从教师培训和教师教研的内容、模式、管理、评价和成效五个方面初步了解了教师培训的发展现状,通过部分教师的问卷和访谈初步掌握了本区“十二五”之前的教师培训现状,发现了教师培训存在培训内容与教师需求不一致、培训方式较传统单一、培训管理流于形式、培训评价考核缺失、培训成效不理想等主要问题,发现了教师教研存在不计入教师培训学分、教研时间不充分等的不足,分析了造成现状的主客观原因如培训机制不科学、培训观念陈旧、培训者缺乏实践体验、培训模式缺乏理论支撑、培训评价管理不规范等因素。笔者所在的中学教研室在“十二五”期间积极探索“研训一体”的教师培训模式,通过两轮教师培训实践来探索“研训一体”教师培训模式的有效性,以高中生命科学学科的成功培训案例来寻找提升教师培训实效的“研训一体”教师培训模式的理论依据、培训要素与环节、培训质量管理评价量表等。通过两轮研训实践的研究,笔者发现有效的“研训一体”需要把握研训内容符合教师需求、方式适合教学实践、管理遵循教学规律、评价突出激励功能,考核注重双向反馈等特点,需要注重分析需求、系统设计、主体参与、形式适切、团队协作、资源共享、任务驱动、行为跟进、过程管理、注重评价等提升教师研训有效性的关键环节。通过教师研训质量管理的评价量表从机制上来保障教师培训的质量,同时也发现教师研训正向着能力本位、学科综合、内需驱动的方向转型。
其他文献
《刑法修正案(九)》增设的"从业禁止"制度实际上是一种保安处分,其具有针对性、附属性、可择性、强制性、补充性等特点。就证券犯罪而言,基于自由刑存在诸多固有弊端,罚金刑
加密算法有其固有的缺点,它容易暴露信息的隐秘性、重要性等重要信息。面向文本的自然语言隐写术保密通信系统能最大程度地克服加密算法的不足,隐藏机密信息,使得传输信息更安全
原发性高血压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病,高血压的发病机制受很多因素的影响。炎性细胞因子与高血压发生,发展及预后关系密切。
昆明自1992年成功举办了第三届中国艺术节之后,便拉开了举办大型会展活动的帷幕。随之而来的一年一度昆交会、第五届全国民运会、西奥夫世界年会暨亚洲民间艺术节、中国’99昆
报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