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士钊法政思想研究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M_80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章士钊在人生的舞台上扮演过多个角色:革命者、报人、政论家、高官、律师、社会名流等,一生曲折坎坷而又影响巨大。更为难得的是,他在法政领域有着独到的建树,他实际上是一位没有受到应有重视的法政思想家。本文在回顾章士钊法政思想背景和理论来源的基础上,对他在国家、人权、宪法和宪政、行政裁判等方面的思想主张作了较为全面的研究。下面,将有关内容摘要如下:   在国家论中,章士钊首先运用西方的学说理论,论证了国家的定义及其责任。但上世纪初的国家内忧外患,无法承担其应尽的责任,他由此提出了一个大胆而有创意的设想:解散国家、民族建国。事实证明这只能是一种空想。他不得不回到现实的国家中来,寻求改造的办法。在国家国体与政体问题上,他从超脱于各党派的政治立场出发,主张民主共和,反对任何变相的专制、独裁。在国家结构问题上,他提出了立法上集权、行政上分权的主张。对于叫嚣一时的“联邦论”,他从学理上阐述了自己的主张;在立国原则上,民初复杂的政治环境,加之游欧的经历,让章士钊深刻认识到宽容与妥协对于民主宪政的重要性。“二次革命”后,在总结民初中国政局,探索中国走向民主政治的道路时,提出了名震一时的调和立国论,主张以“有容尚异”的宽容之德易“好同恶异”的偏狭之性,并为政治之调和进行了艰苦的尝试。但当在冷酷的政治现实上碰壁以后,他只好退而求其次,在思想文化领域寻找救国的办法,从调和立国论到转到了新旧调和论。   在人权论中,与西方自由主义思想家一样,章士钊也将人权思想的主要着眼点放在了处理个人与国家的关系上。他提出国民要有对个人权利的“自觉心”,同时要警惕和反对那种要求个人牺牲所应享有的自由权利以救国、强国的“伪国家主义”、“伪爱国心”。在对个人自由权利来源问题的认识上,“二次革命”前,在共和政体业已确立的情况下,他提倡国权说,认为民权来源于国权,主张牺牲民权,以巩固国权;“二次革命”之后,袁世凯进一步加强了专制独裁统治,借“国权”以摧残“民权”之时,章士钊又一次拿起卢梭天赋人权论这一思想的武器,来捍卫人的自由权利。在对人权的维护保障方面,章士钊最初号召国人通过革命手段,“铲除奴隶根性”,做个自由人。之后,他又运用密尔的理论,深刻分析了言论自由的可贵,对统治者各种压制言论自由的行为进行了批判和斗争,并对言论家提出了要求。他还主张引进英国的出廷状制度,保障国民的人身自由,并为之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同时,他对个人的财产权利也有一定关注。   在宪法和宪政论中,章士钊首先认识到,要实现宪政,必须要有一个符合宪政精神和法治价值的宪法。他基于对宪法的重要性、宪法的性质,以及宪法在整个国家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主张在宪法起草上,由专门机关和专家制宪。同时,他还将其“调和”思想运用到立宪问题上,主张宪法贵保有弹性。为实现心中向往的宪政,他对在中国实行宪政的必要性、宪政的形式及其制度设计,都提出了自己的主张。然而西方宪政是资本主义文明的产物,当它被移植到民初政坛后,究竟适合不适合中国国情、中国究竟应采取何种宪政形式?政界、学界莫衷一是。章士钊结合民初特定的历史背景和时代条件,对宪政之必要和可能进行了全面阐释,对我国的宪政制度进行了精心设计和安排。然而民初民主政治失败的结局,让章士钊颇感失望。本着对西方经验与本土现状的双重关注,他在报刊上发表系列文章,提出“代议非易”论,并在其“农国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联业自治”这一改造代议制的方案。   在行政裁判论中,章士钊主张效法英国的“一院制”行政裁判模式,由普通法院审理行政诉讼。但自清末司法改革之后至民初的中国,在行政裁判问题上一直存在着不同的争议。章士钊运用丰富的法理知识,坚决反对在中国设立平政院这一独立的行政审判机构,并且从行政法与行政诉讼的关系着手,深入论述了行政法成立的特权原则、采用行政法的危害,他从保护民权的立场出发,反对行政法。实际上,行政裁判临近于行政与司法两种权力的边界,民国在行政裁判问题上的争议,实质是行政裁判权属于行政权还是司法权之争,因而不同的学术派别和政治立场有不同的立场和取舍。无疑,章士钊在这一争论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历史作用。   在文章最后部分,作者对章士钊的法政思想作了客观中肯的分析和评价,既分析了该思想的显著特征,肯定了其历史地位和影响,同时还揭示了该思想内在的矛盾和局限性。从某种意义上讲,正是这些因素,决定了章士钊及其法政思想在历史坐标中的位置。
其他文献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具体体现,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措施,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
学位
善意取得制度为近代以来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民法上一项十分重要的法律制度。该制度适用于动产领域历来没有争议,但是否适用于不动产领域,各国立法规定不一,学界存有不同见解。20
土地征收是指公权力机关以公共利益为目的,行使国家强制权取得土地所有权以及附着于土地上的其他财产权并给予补偿的行政行为,具有征收目的正当性、征收强制性和补偿性的特征。土地征收要以公共利益为前提,对被征收者进行补偿,并且征地活动要按法定程序进行。在土地征收程序中,土地征收听证程序是“程序中的帝王程序”。土地征收听证程序如何构建将决定土地征收是以公共利益为主导还是以行政权的行使为主导,将决定土地征收中是
股东代表诉讼起源于普通法系国家,迄今为止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它在多个方面突破了法律的一般性规则,在维护中小股东权益、确保股东对公司经营的有益监督、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等
在我国,犯罪构成理论研究经历了50年代初期的前苏联全面移植时期、1957年至1976年的法律虚无时期、1978年党的第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破冰时期,直至20世纪90年代,才逐渐成为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