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自2009年开始试点,到2012年7月1日,基本实现了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全面覆盖,填补了农村地区长期以来在养老保障制度方面的空缺,为农村老年人带来了希望之光。那么新农保具体在农村的实践现状如何呢?本文以安徽省北部的新农村建设省级示范村G村为例,通过实地调研、与村民面对面进行访谈的方式收集一手资料,切实的了解新农保在G村的实施情况及其在农民身上产生的效应。在研究中发现,尽管村民的参保率很高、对新农保的满意度也较好,但是在实施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村民的参保缴费结构严重失衡,基本上都选择了最低的缴费档次;基层组织宣传工作怠慢,村民对新农保制度本身不甚了解,从而影响参保率和其缴费档次的选择;养老金待遇水平相对较低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是由多种原因所导致的,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新农保覆盖面的扩大和健全的发展。 结合以上对G村新农保具体实施情况的分析,本文对完善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提出了一些具有可行性的建议和意见,如应当重视农村社会家庭的精神文明建设、强化农民的养老风险意识、加大对新农保制度的宣传力度、提高财政补贴水平、充实基层管理岗位等,期盼让更多的农民从中受益,使农村的老年人过上幸福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