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财政扶贫资金的运用关乎国计民生,并且主要以扶贫项目的形式存在。国家审计由于其特有的综合性和专业性,一直是财政扶贫资金使用有效性的最得力的监管之一。但现实中由于各种原因的共同影响而造成的某些财政扶贫资金的“假账真审”,影响了财政扶贫资金使用的有效性和财政扶贫审计监督质量。本文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骨牌理论的五因素序列分析和预防分析对当前财政扶贫项目中的假账真审问题进行研究。
首先,在对地方审计机关和贫困县审计局的审计数据进行整理和描述性统计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假账真审案例及特点分析了假账真审的主要表现,并对其作出了相关的分类。接着从委托代理理论、寻租理论、人本主义经济理论对财政扶贫资金假账真审进行理论分析后,结合公开的财政扶贫相关审计报告、审计数据、披露的贫困项目执行和审计案例及贫困调查的资料,通过骨牌理论的五因素分析法,从社会环境及管理欠缺、人的缺点、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事故、伤害五方面详细分析了财政扶贫项目假账真审其形成机制,并认为财政扶贫项目假账真审不仅会影响到财政扶贫项目的实施效果和审计监督质量,而且会影响到相关部门和人员利用这些信息做出的进一步决策。最后根据骨牌理论预防方法,以减少不安全行为和状态为核心,以完善社会环境及管理制度,提高人员素质为基础,引入风险导向审计等方面分别从假账和真审两环节提出了预防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