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初步探究乌鲁木齐市3~5岁儿童口腔及肠道微生物与肥胖症的相关性。方法:从本团队前期流行病学调查的838名乌鲁木齐市3-5岁儿童中,随机抽取肥胖和正常体重儿童共12名,分别采集其粪便及唾液样本各3份/人,共计72份样本。用16S rRNA测序技术比较不同体质指数儿童的口腔与肠道微生物的构成及差异性,并使用SPSS、R软件等进行数据分析。结果:1.口腔微生物与肠道微生物相比:放线菌门(t=5.98,P<0.001)等在口腔中丰度较高;而厚壁菌门(z=134,P<0.001)在肠道中丰度较高。厚壁菌门/拟杆菌门的值在肠道中较大(z=113,P=0.017)。在细胞运动(z=136,P<0.001),碳水化合物代谢(t=-4.71,P<0.001)等方面表现出肠道组占优势;而在遗传信息的翻译(t=8.17,P<0.001)、神经退行性疾病(z=78,P<0.001)等方面表现出口腔组占优势。2.肥胖儿童与正常体重儿童的口腔微生物相比:肥胖儿童口腔微生物组与正常体重儿童口腔微生物组相比在Chao1和ACE指数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P=0.035)。肠球菌属(LDA=2.47,P=0.04)在健康儿童口腔微生物组中丰度较高;涅斯捷连科氏菌属(LDA=2.27,P=0.003)在肥胖儿童口腔微生物组中丰度较高。3.肥胖儿童与正常体重儿童肠道微生物相比:嗜胆菌属(LDA=2.89,P=0.01)、颤螺菌属(LDA=3.42,P=0.03)、粪球菌属(LDA=3.63,P=0.04)、梭菌属(LDA=3.6,P=0.04)、Mogibacteriaceae(LDA=2.75,P=0.01)在健康儿童肠道微生物组中丰度较高;戴阿利斯特杆菌属(LDA=3.52,P=0.02)、巨球形菌属(LDA=3.98,P=0.02)在肥胖儿童肠道微生物组中丰度较高。结论:1.口腔和肠道微生物在菌群功能及物种构成上差异较大。2.健康儿童口腔菌群丰度高于肥胖儿童口腔菌群丰度。3.涅斯捷连科氏菌属、动弯杆菌属和产丙酸单胞菌属可能为肥胖儿童口腔的标志性菌属;戴阿利斯特杆菌属、巨球形菌属可能为肥胖儿童肠道中的标志性菌属;肠球菌属可能是健康儿童口腔中的标志性菌属;嗜胆菌属、颤螺菌属、粪球菌属、梭菌属、Mo gibacteriaceae可能是健康儿童肠道中的标志性菌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