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 HCV)感染极易发展为慢性感染,无明显症状,被感染者往往得不到及时治疗,极易导致慢性肝炎、肝癌、肝硬化,严重影响人类健康;我国是HCV高感染率国家之一。目前,尚无有效的疫苗,而且相应的治疗方法昂贵。HCV是有包膜的单股正链RNA病毒,整个病毒粒子是由RNA和CORE蛋白形成核衣壳,由包膜糖蛋白E1和E2组成病毒外壳的主要成分。其中E2是病毒入侵细胞的关键蛋白,也是中和抗体结合的主要靶点。本论文基于HCVE2糖蛋白开展了DNA疫苗研究,并发现HCV core基因区域存在G4链体结构,从而针对该结构开展了抗病毒药物研究。HCVE2包膜蛋白是高度糖基化修饰蛋白,其免疫原性极低,原因之一可能是包膜蛋白表面丰富的N-糖苷遮盖了关键的抗原表位从而导致免疫响应弱,因此我们构建了不同的N-糖基化修饰位点缺失的E2-DNA突变体质粒,利用DNA疫苗的方式分别免疫小鼠,经筛选比较分泌型E2 (sE2-WT)以及5个与病毒中和抗体抵抗相关的N-糖基化位点单点缺失突变体(sE2-Nx,x指代E2上第1、2、4、6、11个糖基化修饰位点)的免疫原性。结果表明,特定的N-糖基化缺失可增强E2的免疫原性,诱导产生更好的免疫反应,其中,sE2-N2的效果最好,其次是sE2N1,表现在高水平的E2抗原刺激后的IFN-y和IL-4的释放、对E2抗原表达细胞具有CTL活性、诱导的抗血清具有中和病毒感染的能力。利用抗体来中和病毒感染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进一步,我们利用sE2-N2免疫小鼠,制备了杂交瘤细胞,筛选出了针对HCV E2的单克隆抗体1C1,此单抗能够有效地结合病毒并中和病毒感染细胞,并能抑制HCV感染ICRTg4R+小鼠。其次,我们将sE2以及sE2-N2与针对B细胞CD19分子的单链抗体进行偶联,制备了靶向B细胞疫苗(sE2-CD19 scFV,简写为sE2-scFV),结果表明融合蛋白能够有效地靶向B细胞,并且更有效地诱导免疫保护反应,而与sE2-scFV相比,sE2N2-scFV免疫组再次受E2抗原刺激时能产生更多的IFN-γ。综上,我们认为E2上第2个糖基化缺失后能够增强E2蛋白的免疫原性,基于突变体E2N2的DNA疫苗及其靶向B细胞的DNA疫苗能够提供更好的免疫保护反应。除包膜蛋白E1E2外,CORE蛋白也是主要的病毒结构蛋白,CORE蛋白不仅直接参与病毒粒子组装,还影响病毒RNA复制。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我们发现HCV core基因上存在G4特征性序列,进一步利用生化手段证实core基因上确实存在G4链体结构。G4链体是广泛存在于细胞基因组以及RNA中的一种结构,参与基因的表达调控,但在病毒中的研究甚少。我们的研究表明,用小分子药物稳定G4后可抑制HCV core基因的复制、转录和蛋白翻译,从而抑制HCV感染。综上,本研究围绕HCV的结构蛋白开展了疫苗以及调控研究,为HCV的防治提供了新的研究工具和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