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慢性胃炎中医辨证、中医体质的相关临床资料及其胃镜下表现,探讨慢性胃炎的中医证候与中医体质之间的相关性、以及与胃镜像之间的相关性,以辅助临床诊断。 方法:将中医证候分型标准与中医体质判定标准制作成问卷,问卷除以上内容外还包括姓名、性别、年龄、家族史、饮食偏好、烟酒嗜好、加重或环境因素等。经胃镜检查符合慢性胃炎诊断的病人,对其进行问卷调查,每份问卷应附一份胃镜检查的详细报告。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根据所得结果得出结论。 结果:1)慢性胃炎各证之间性别分布存在差异,经统计学检验,脾胃湿热证男性明显多于女性,脾胃虚弱证、肝郁气滞证、肝胃郁热证、胃络瘀阻证及胃阴不足证之间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慢性胃炎不同证候间HP阳性率由高到低依次为脾胃湿热证(93.33%)>肝胃郁热证(71.88%)>脾胃虚弱证(38.96%)>胃络瘀阻证(36.36%)>肝郁气滞证(31.91%)>胃阴不足证(16.67%)。经统计学检验,脾胃湿热证和肝胃郁热证的HP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他证候。3)将中医证候及体质分类的资料列表整理后,用统计学方法分别进行横向与纵向对比,经统计学检验,不同证候与不同体质分布情况存在差异,证候与体质间具有相关性。不同证候中,肝郁气滞证中气郁质最常见,肝胃郁热证中气郁质最为常见,脾胃湿热证以湿热质最为常见;胃络瘀阻证以血瘀质最为常见,脾胃虚弱证多见阳虚质、气虚质及痰湿质,胃阴不足证以阴虚质最为常见。不同体质中:气虚质与阳虚质多见脾胃虚弱证,阴虚质多见胃阴不足证,痰湿质多见脾胃虚弱证,气郁质多见肝郁气滞证及肝胃郁热证,湿热质多见脾胃湿热证,血瘀质多见胃络瘀血证,平和质与特禀质各证候分布无明显差异。将所得结果进一步分析,得出证候与体质之间存在大体上相互对应(即互为最常见)。4)将慢性胃炎证候与胃镜下所见的资料进行整理后,用统计学方法,对不同证候间胃镜像分布进行横向比较,经统计学检验,不同证候间胃镜像分布存在差异,证候与胃镜像之间存在相关性。 结论:1)湿热及实热环境与HP的生长繁殖关系密切。2)慢性胃炎中医辨证与中医体质有相关性。平和质及特禀质与各证候分布无相关性;脾胃虚弱证与气虚质、阳虚质及痰湿质相互对应,胃阴不足证与阴虚质相互对应,肝郁气滞证及肝胃郁热证与气郁质相互对应,脾胃湿热证与湿热质相互对应,胃络瘀阻证与血瘀质相对应。3)慢性胃炎中医证候分型与胃镜像有相关性,6种证候均有相对应的胃镜下表现。肝郁气滞证:黏膜以红相为主或红白相间,可见黏膜红斑及胆汁反流;肝胃郁热证:胃黏膜以红相为主,可见黏膜红斑、充血水肿,还可见胆汁反流、糜烂、出血点;脾胃湿热证:黏膜红白相间,可见充血水肿、糜烂及红斑,也可见出血点;胃络瘀阻证:可见出血点、黏膜红斑,黏膜呈颗粒状或结节样结节;脾胃虚弱证:黏膜呈红白相间,也可见白相为主,可见黏膜红斑、充血水肿;胃阴不足证:黏膜红白相间或以红相为主,可见黏膜红斑、充血水肿、糜烂,黏膜呈颗粒状或结节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