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杆菌1型菌毛生成的结构与功能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xu02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细菌感染性疾病是当今主要的公共卫生关注之一。近年来,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疾病越来越普遍,对人们的生命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尤其是泌尿系统感染(Urinary tract infections,UTIs)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在我国,泌尿系统感染同样是一种常见多发病,尤其是细菌耐药性和高复发率愈发严重,导致部分危重病人肾衰竭与尿毒症的发生,危及生命。尿道致病性大肠杆菌(Uropathogenic Escherichia coli,UPEC)是引起UTIs的主要致病菌。UPEC引起UTIs的关键是致病菌在泌尿系统中的黏附作用与定殖能力。它们产生的各种菌毛能够帮助致病菌黏附泌尿系统组织细胞,进一步引发疾病感染。大肠杆菌1型菌毛作为一种重要的毒力因子,广泛存在于大肠杆菌与绝大多数肠杆菌表面,能够介导细菌和宿主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是细菌感染性疾病成功建立的第一步。  近年来,人们利用结构生物学方法对1型菌毛的结构及组装分泌的机理进行了一系列地研究。通过已经解析的多个晶体结构,为理解1型菌毛的结构与组装分泌的机理提供了一定的结构基础。然而,截至目前人们对1型菌毛的组装分泌机制和负责菌毛组装分泌的膜蛋白usher FimD的激活机理还不清楚。  利用X-射线衍射晶体学的方法,我们成功地解析了致病性大肠杆菌UPECCFT073(uropathogenic Escherichia coli CFT073)1型菌毛组装过程中的五元复合物FimD∶FimC∶FimF∶FimG∶FimH的晶体结构,揭示了在菌毛组装过程中菌毛尖端三个亚基FimF∶FimG∶FimH的结合方式和参与菌毛组装分泌的两个非菌毛组成分子(分子伴侣FimC和Usher FimD)在菌毛组装分泌过程中的作用。为进一步理解菌毛的组装提供了结构基础。接着我们又进一步采用单分子荧光共振能量转移(smFRET)方法,对apo-FimD的激活机制进行了动力学研究:从单分子水平揭示了FimD N端结构域(NTD),C端结构域(CTD1+2)和Plug结构域在菌毛组装和分泌过程中的构象变化,发现了它们在apo-FimD与FimD被激活后处于完全不同的构象状态;smFRET研究还表明C端结构域(CTD1+2)对Plug结构域的构象变化有重要影响;结合光交联的方法,我们发现组成菌毛的第一个亚基FimH(黏性分子)对apo-FimD的激活具有关键性作用。通过这些研究,我们提出了FimD激活及参与菌毛亚基组装分泌的模型,为人们对大肠杆菌1型菌毛组装分泌机理的进一步认识提供理论基础。
其他文献
天然免疫系统中有一系列的模式识别受体,这些受体对于抵御外来病原体的入侵是不可或缺的。它们主要分为三大家族:Toll样受体,Nod样受体和RIG-I样解旋酶受体。不同的模式识别受体
资产证券化(asset securitization,AS)是一项始于美国20世纪70年代的具有现实意义的金融创新,被迅速推广运用在资产、应收账款、信用卡、航海运费、进出口贸易收入、汽车销售
期刊
人体行为识别是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热点,可用于安防监控、工业自动化、人机交互和视频内容分级等领域。高清摄像设备提高了视频分辨率,丰富了目标细节信息,导致视频分析的数
2020年新春佳节期间,因新冠肺炎疫情较为严重,教育部要求学校延迟开学,开展在线教育.文章指出,为了更好地应对此次疫情,提高人们的心理防护能力,学校教师特别是学校心理健康
本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研究了水热法制备气敏元件阵列用纳米SnO2粉体的工艺过程,通过对各个工艺环节的深入分析和具体实验,并结合XRD、SEM和TEM等实验手段,找出最佳工
本届展会的主题为“创新驱动发展,发明创造未来”.共有来自全区14个市的88所中小学校和青少年活动中心参展.此次展览经过网上申报专家初评,共评选出108个优秀作品参展,其中有
期刊
探地雷达(Ground Penetrating Radar)是近几十年发展起来且正在被广泛研究的一种有效的浅层物理无损探测技术。与传统的地球物理方法相比,探地雷达具有连续探测,实时显示,操
空间激光通信中,瞄准捕获与跟踪(PAT)系统对建立运动目标之间的通信链路起决定性的作用。卫星天线伺服控制系统是整个PAT系统的核心部件,直接关系到整个卫星通信任务能否顺利
由于长期受自然界各种生物的侵害,植物逐步形成了复杂的防御机制。植食性昆虫的为害不但诱导植物合成有毒的抗虫物质,而且还诱导植物释放挥发性化合物(herbivore-induced pla